当“写些什么”无以为继

在大学以前,我的作文一直是作为高分范文出现在课堂上的——至于大学之后为什么不再是范文,原因应该是我的专业并没有大学语文这门课了。

日常几百字的习惯源于初中。我的初中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因为姓杜,人称阿杜。在对语文老师挑剔的我眼里,阿杜是一个天赋点在文学上的语文老师,她偏重我,我依仗她,因此我得以滋润的过完了初中。

阿杜给我中学时代最大的益处就是在初中三年里布置了每日练笔的常规作业,在初中三年中最大化挖掘了我的笔力。这个练笔字数不限,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当然你如果不知道写啥,还可以摘抄美文美句,不过如果你要摘抄,字数就至少得600字以上。对于我这种一支笔起家的人,随笔当然比摘抄轻松多了。别看这个练笔是每天全班64个人雷打不动的64份,阿杜却是每天都批改,在一堆每天千篇一律摘抄应付了事的练笔本中,写日记似的人的练笔就格外有阅读价值,摘抄只批阅日期,练笔好些的会批“优”、“优+”,读得有感想她还会写大段堪比练笔的评语。每天看自己的随笔有没有阿杜的评语,成了我们最大的乐趣。初中三年,我仗着自己是语文课代表又稳居单科第一,偶尔会不背默写,不做练习卷子,唯独练笔是一天没落下过——因为阿杜说过,每天最有兴趣读的就是我写的东西,有时候来不及全部批改,还会特意翻出我的练笔本读完再批语——这种特殊待遇,真是让我不敢懈怠。

现在回头再去看阿杜的这个小作业,觉得厉害之极,是积少成多、滴水石穿的样板案例。这个习惯得以让我在每天的碎片时间都会习惯性的捕捉写作的灵感,思索内容与行文,从来不会有“无话可说”之感。当其他人说“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好写”的时候,我总觉得奇怪,明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什么都可以是素材啊?

不过也因此,我将这种培养出的习惯,单纯误做了我的天赋。后来的语文老师不再有这种写练笔的要求,我却把这段练习的老本吃了近十年。直到最近半年决心重新培养这个“每天几百字”的习惯,我才发现,我竟然也出现了“今天写什么”?的困惑。

有困惑就要解决,解决要发现原因。经过反复的思索,我终于发现,无话可写的根本并不是失去了“写”的练习,而是失去了“读”的练习,“无话可写”只是表象,写作是输出的过程,要想输出,先得有输入,“读书”就是那个输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所见所闻所感内化为可书面化的语句,这才有了“写些什么”的冲动。

最后的结论是,看来为了解决“每天几百字写作”的目标,我需要再加入一个“每月读书x本”的打卡群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鲍小姐 似乎是个没有准备有等待已久的旅行,在北方套上昵子大衣之后的十一飞到了日本,经过了几个小时在云端后的落地,才...
    鲍鲍是我阅读 1,059评论 0 0
  • 有那么一个人,一直住在你心里,却消失在你的生活里。 那些你永远都 走不进他们心里的人, 却往往逗留在 你的 心里,...
    两颗七月的糖阅读 858评论 0 0
  • 今日奉上时尚辣妈一枚~
    温暖的冰珊阅读 1,345评论 2 4
  • 之前在研究iOS崩溃处理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处理坏内存访问的问题,对于野指针随机Crash,要先提高它的Crash...
    Ticsmatic阅读 4,237评论 0 1
  • 购买路由器后,下载一款联币金融的APP,注册并绑定,就能返现,不过返现需要等一个月,总感觉有坑,但是看不少人买,周...
    taobao阅读 3,81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