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春趣

图/桃止

夏天想去赶海,秋天要去打板栗,春天就惦记着去挖笋,陈先生时常调侃我,说我上辈子不是个渔夫就是个农民。那又如何?我就是喜欢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挖笋的事情我从前年念叨到今年。每每出去爬山遇见大片大片的竹林我总要念叨一遍,啊,不知道有没有笋啊。可是因为竹林都归村庄管辖,凡是能上山的地方都用油漆刷上“严禁挖笋”的字样,所以我也只能作罢。

前几天无意得知我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居然是附近村里的人,于是便怂恿着她带我们上山,今日终于成行。

驱车驶过弯弯曲曲的盘山路,道路两旁尽是倔强生长的野花野草和各种新鲜蔬菜,黄色的油菜、紫色的扁豆、翠绿的野芹菜......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

行驶至同事住处,我们便停了车,徒步前往。

我们六大五小有说有笑地在乡间道路上穿行:两侧的房子前停驻着一些老人家,他们坐在藤椅上,手里择着菜,嘴里唠着家常;路上散养的鸡群追逐嬉闹,时而有过路的小土狗停下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外来人。

乡间的空气是清新的,自由的。

走了十几分钟,道路便越来越窄,坡度也渐渐陡了起来,然后水泥路消失了,变成了石板路。我们终于上了山。

山道不宽,大约1米左右,可供三人并肩行走。不是旅游景点那种平整的石阶,而是由大小不一的石板铺就,倒是更富有野趣。

山道左侧是沟壑,右侧是竹林。

不知谁先叫了一声,“有竹笋!”我们一群人便欢呼着簇拥了过去。来到近前,就看见一株底盘直径约为12厘米的小竹笋从土里弯弯地探出头,棕色的笋衣上长着密密叠叠的绒毛,顶尖直愣愣地竖着几片绿叶。我们就地捡了一根竹片,就在它周围挖起土来。竹笋露在外面的部分不多,土里却埋得格外的深,我们挖了许久,挖到许多盘根错节的根须,却始终不见头。后来一位爸爸用双手掰住它,左右晃荡了几下,然后猛地一拔,才将它拔了出来。

孩子们兴奋地围了个圈,一层一层地剥去笋衣,露出光洁细嫩的笋芯。

第一颗竹笋采摘完毕。

此后,我们仿佛开启了竹笋雷达,目之所及都是竹笋,欢呼声此起彼伏。

有的竹笋长得甚为雄伟,露出地面约有5-60公分,底盘处成人十指无法合抱。这种笋最好采,用脚在底部蹬上几蹬,就会断裂。有的竹笋只冒出地面一个尖尖,需要挖开周边的土,才能把它刨出来。

我们往常只见过超市里的竹笋,何曾自己挖过,直觉竹笋越大越好,看到后面,甚至不屑去挖只冒着小尖的笋宝宝了。可是后来经旁人指点,才知道那些大笋是即将长成竹子的,根部都已经很老了,并不适合食用。我们又后悔又惋惜,那些竹笋长在山林间许久,即将蜕变成竹,却被我们这些不识眼的挖了去,白白失去了变成竹子的机会。

突然,我也能理解那些村民为何不允许外来人挖笋。怕的大概就是我们这种不识货的,白白糟蹋了这些竹笋罢。

幸而我们发现的早,后来也挖到了一些鲜嫩的小竹笋,里面还有村里人最爱的“黄芽头”。我们就地剥去厚厚的笋衣,用袋子将竹笋装了,开开心心地提下了山。

竹笋不贵,超市里大约也就是几块钱一斤。但是这份挖笋的经历却很珍贵。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找笋挖笋的过程中都获得了极大的喜悦,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馈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家后园有一小块竹林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种下的,打我记事起就已经成林了,竹园子伴随着我长大,我也一年年看着一株又一...
    江玥居士阅读 885评论 9 32
  • 落了半月有余的雨,终于放晴。雨过天青,这青不是霁青。两者虽然都指雨后的晴空,但霁青是凝冻的深蓝,叫人看上一眼就要跌...
    _小瓷_阅读 973评论 1 0
  • 春天,江南雨丝绵绵,江南到处是春笋的生机。 雨后春笋,它的速度,真的让人惊讶。富有爱心的童书作者,曾经也以此为写作...
    有爱不觉岁月寒阅读 742评论 4 5
  • 春天是吃野菜的好时节。蛰伏了一个寒冬的万物,在受到暖日和春雨的召唤后纷纷钻出泥土,抽出新芽。在我的家乡,春笋,蕨菜...
    小羊同学咩阅读 225评论 0 0
  • 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吃竹笋的时节。吃笋,当然要吃新鲜的。竹林里,笋子一个个的往上窜。随便掰几根,就可以炒一盘...
    梦中我亦神游阅读 281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