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就学过,而当时因为人生的履历少,更多的还只是一种对杜甫的概念上的敬佩而已;到现在读起来,真是一字一泪,一句一血,读得让人心酸,让人难受,也让人惭愧。
这首诗写得很白,一看就明白是写什么内容:秋天的大风把杜甫家的茅屋屋顶上的茅草给吹走了,吹得到处都是,有挂在树上,有飘在池中。老年的杜甫急急忙忙去找回来,然而村里面的一些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却公然把一些茅草给抱走了,任由杜甫怎么呼喊都不顾,使得杜甫只有回来难受得暗自叹息。而不久,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茅屋于是到处都是雨水,天寒地冻,被子又不暖,天也进入了黑夜。本来时代战乱到处奔波休息不好,这下漫长的黑夜里,他们一家人只能这样又冷、又困、又暗、又湿地熬过去了。
其实读到这里,自己内心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也稍稍尝到了生存的艰难,又看到农民出身的父母是如何一辈子这样艰难地为生计奔波,看到路边一些乞丐乞讨的情景,内心有如刀割了一般在滴血。生存的艰难,就这样重重地压在了我的亲人身上,而且一压,就可能是一辈子。记得父亲在我年幼的时候曾对我说过一句俗语: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意思是说我的故乡顶沙溪村曾经很穷,除了满眼的黄沙,没有其他什么东西。现在隔壁的下沙溪村很多都盖起了楼房,而我的故乡还有一些老人住的是瓦房,或石砌房;还有一些看我长大的故乡的人,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熟悉的似乎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沧桑。大家还葆有农村的友善与互助,而“钱”这一个字眼,却也把不少人的腰压得有些挺不住。即便如此,不是跟市区的人比,而是跟杜甫所面临的处境相比,还是已经很幸福了,只是大家都不容易体会得到,这对于一度的我也是如此。
在这个社会,所谓的“现实”,其实也就是要有好的物质基础:要有房、有车,能成一个家,有高收入的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只是很多迁到城市居住的人,都对上百万的房价,只能望洋兴叹,或者成为“房奴”,要用几十年来偿还贷款。生存的艰难,就这么露骨地呈现。这似乎是很多人心里面的痛:房价高、学费高、住院费用高……到了物质几乎是空前丰富的现代社会,而其实很多人还是不幸福的,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我对这些人,总不自觉地内心就会感到疼痛。
然而今天再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却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其实这个时候的杜甫,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甚至是最底层的人:连一个基本的栖身之所,都不能安稳;好不容易安稳了,却又是一个破屋。真比起来,现代很多人都是幸福的:没有战争,也不必担心睡觉时风雨吹打。从“现实”的层面看,很多人都比杜甫应该要幸福很多的,然而反过来却是杜甫比很多人都幸福,因为他有一颗大心,有一份大情!在这又冷、又困、又暗、又湿的漫长黑夜里,从“现实”的角度看,是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去埋怨、去悲伤、去哀叹的,可以哭诉“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哇!”,然后痛哭流涕一个晚上。然而很惊奇的是,这个时候没钱、没势的杜甫居然没有想到自己现身处的艰难,而是想到眼睛看不见的千里之外,还有无数的贫寒的人们跟自己一样,连一个基本的栖身之所都没有。他不是哭诉“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哇!”,而是在以最大的虔诚,去请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读读都让人觉得感动!读读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以当时杜甫的“现实”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他连自己都处在破屋之中,怎么可能求得广厦千万间?很多从“现实”角度看世界的人,一定会嗤之以鼻。然而我细细地读,发现这文字里面蕴藏着千钧一般的厚力:这不是随便的妄想,不是空洞的大话,而是一种“大愿”!从内心的深处,喷薄出吞没了现实利益与自我的汪洋大情!原来幸福更主要的不在于物质,而在于“性情”!像霍师说的,性情一出,人其实是可以“关怀很远”。故这最后的一段,是杜甫在发愿:他已经“现实”很艰难了,比一般人都还艰难,然而他却愿意更加地艰难,直至自己因屋破而冻死也丝毫无怨,只要眼前能“突兀见此屋”,纵然自己这刻死了,无缘享用到他好不容易求来的好房子,也在所不惜。——都说杜甫“伟大”,以前都只是一些概念,而现在有一些切身的体会了。
说“伟大”,因为他做到了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事。我们一般人无论有钱没钱、有才没才、有权没权、有名没名、有势没势,都容易会抓住一个自我不放,而倚借钱、才、权、名、势来张扬这个自我,即便在客观上是有帮助到别人的,但很少能从初心上就是为了别人,甚至连一丝自我都没有掺杂进去。这真的很难很难!而没有钱、才、权、名、势的人企慕能拥有,但这种企慕,初心很多也是为了自我的张扬,而很少是为了通过这些东西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杜甫在这里,他本已经顾自己不得了,以一般人的心态,是很自然会流露出对自我生存的要求,而杜甫却逆反之,在最容易出现自我的时候,他却猛生一种大情,突破了自我的局限,去体贴到千千万万可能跟他一样现实艰难的人的难受,而愿意完全牺牲自己,让自己更难受,或是替其他人承受他们的难受,只为了他们可以得到温饱。这几乎是与菩萨的大慈大悲没有差别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生命大情的涌溢,是精神世界的扩大,突破了一般人无论有钱没钱、有才没才、有权没权、有名没名、有势没势都难以突破的自我,而通到无数受苦受难的人的内心感受,愿意为他们勇力承担。霍师说:“一切苦难,我愿承担!”——霍师如此,杜甫也正是如此。
所以,读到最后,也就让自己从对现实人生的难受,而转到对自己心小情隘的惭愧了。因为自己心小情隘,生命的源头流不出活水来,所以便容易去执着结果,而把自己吊在半空中,急急惶惶,追着一个看似有理想光芒的空洞的渴望。我是否能面对自己?我是否能放下自我?我是否能对治自己的欲望、情绪?我是否对别人能生起真切的关怀?现实确实不容易,但并不意味着如此幸福便远在天边——当自己对现实有抱怨的时候,想想杜甫的这个时候,跟他相比,自己便没有资格再抱怨了。然而此刻的杜甫确实是最幸福的,不在于后世说他“伟大”,不在于他写出了多么有艺术价值的诗篇,不在于他的名能流传千古为无数的人所知晓,而在于他有这一份大心、大情、大愿、大爱,突破个体自我的局限,而把心通出来,通向别人,通向天地,“关怀很远”,撑出了很大的一个精神世界。——在心情不顺的时候想想杜甫,读读这首诗,干瘪的心灵也似乎一下就充盈了很多暖流了。
我想到中国文化就是如此。霍师说“不死名法住”,正是要有这种可以开拓人心胸、开发人深情的文化,人活着才不会永永远远都只是关注在现实一层,只是关注在自我利益的得失,而知道原来还可以有另一种活法,让自己活得庄严、活得大气、活得有风骨有厚度!
霍师往生了,愈体会,也就愈发感受到他老人家毕生所守的性情文化是多么地可贵!愈体会,也就愈发感受到虽然霍师往生了,但他的心,也融入到了杜甫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中,还活泼泼地在滋润着我当下的心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