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够清晰直接地感受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隐秘情绪,并能比我们更深、更敏感地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因为他们没有防御机制————《孩子是个哲学家》
女儿结巴,让我焦虑不堪。
女儿1.5岁,基本的称呼都可以讲出来,2岁左右,除了非常复杂的句子表述起来有些困难,简单的句子,和成年人正常的交流完全没问题。有这么一小段时间,女儿的语言表达突然严重退后,说话结结巴巴,就连“妈妈我要喝水”这个简短的句子说起来都会很费劲。后来查了资料,说是2岁左右的孩子即将进入语言和思维的快速发展期,这个时候会表现出一定的结巴,因为孩子的语言发育跟不上思维的发育。看了这个解释,我淡定了许多。并没有特意去教或者去纠正她突然的结巴。
然而,女儿的结巴却越来越严重了,以至于喊“妈妈”、“爸爸”,一岁前都会的称谓,也开始憋半天喊不出来。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反思女儿结巴的原因在哪里。
突然我想起来,女儿开始有结巴征兆的这段时间,是我和老公吵架、闹别扭最频繁的一段时间。虽然我们两个吵架很少拿女儿出气,可敏感的她对于这种家庭氛围以她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担忧和恐惧。成人的世界,她无从理解,只在这种很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下,用她“结巴”的方式,呈现着一个家庭的焦虑。
我和老公坦诚交流了近期感情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女儿,不管我们两个人的感情如何,在儿女面前需要维持表面的和谐,尽量表现出家庭温暖、温馨的氛围。并且提议开始一家人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逗女儿开心。好在涉及到孩子,老公还是很配合,答应试验一段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两个都很注意,女儿醒着的时候,尽量都是以平和的情绪来对待对方。并且,我们玩起了“夹心饼干”的游戏。女儿在中间是夹心,我们两个是饼干。我们一起紧紧的把她包围在中间,整个过程,我和老公都尽量非常投入的去陪女儿玩,每每玩到她脸上乐开了花儿,发出咯咯咯的笑,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女儿的结巴明显好转很多。
于是我又发明出新的游戏,女儿骑大马,我来给她躲猫猫,每天尽量两个人一起来想着法子逗她开心,让她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神奇的是,这样一段时间后,我们没有刻意去纠正女儿的结巴,她却渐渐的好起来,恢复了以往流利的表达。我和老公这段时间忙着逗她玩,基本上没有吵架,玩的过程中,感情也好了很多。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彼此相爱。我想女儿这次“结巴”的好起来,我们营造的一种欢乐的氛围,以及我们夫妻关系的改善起了很大的作用。“夹心饼干”游戏玩的最久。我想,当她像夹心一样被紧紧的夹在我们中间的时候,我猜想她一定觉得非常安全。依偎在最爱他的两个人的温暖怀抱里,她知道,在我们之间,爱在充沛地流淌。她感觉到了一切皆好。她没了担心、没了恐惧,焦虑自然而然的降低了,“结巴”这个外显的形式自然也好了起来。
女儿的入睡困难、驼背、流鼻血让我陷入深深的抓狂。
有一段时间,我负责线下教育机构的整体运营。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甚至经常晚上睡不着觉,要去考虑招生、教学质量的提升、老师的培训、机构运作的各种开支等等。我每天日出晚归,晚上回到家还要想着如何去做好家长客户的维护,新机构,需要做口碑。根本没有时间陪女儿。女儿幼儿园放学经常空荡荡的校园就剩下她一个,周末老公加班把她放到公司办公室自己玩。这样的状况持续了近乎一年。
我本身是做儿童心理教育,知道“陪伴”对于低龄孩子的重要性。可我又想赚更多的钱,提供给孩子更好物质条件。机构运营像是重重的列车,需要我的推动,如此,我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来顾及女儿。女儿后来表现为晚上入睡非常焦虑,有时入睡时间要近乎2小时,那时我恨不得给她吃安眠药,她的不睡觉也会引起我的焦虑,我一方面担心睡眠不足,影响她的大脑发育,另一方面,我还要回答家长客户的解答。
幼儿园老师给我反映:“桐桐最近驼背厉害,幼儿园里,我经常提醒也没用。”然后就是流鼻血严重,隔三差五夜里睡觉就会喊我:“妈妈,我流鼻血了。”有时就是清晨醒来枕头上一大摊子鼻血,去医院给她各种检查,最后的结论是:需要经常给他剪指甲,提醒尽量减少扣鼻孔的次数,多喝开水。
入睡困难、驼背、流鼻血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一直忙碌的我停下来思考对于女儿的陪伴。我想一定是我工作中的焦虑、恐惧、担忧被雷达的女儿感知到了,于是,她也表现出了入睡的困难。而驼背、流鼻血,一定是女儿感知到了自己成长的无依靠,她感觉到成长很累,虽然每天下班会在她身边,却没有高质量的陪伴,她感知不到我的心和她待在一起,还是4.5岁的孩子,无法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说表达对父母的不满,甚至是愤怒。于是,女儿无意识的采用了自我攻击的方式,来表达她的担忧和恐惧。
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的生活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女儿。于是果断结束了这次工作,打算先暂时回归家庭,高质量的陪女儿一段时间。变着花样儿给她做好吃的,带她走进大自然,每天晚上想着法子陪她玩,逗她开心。就这样,两个多月后,女儿的入睡、驼背、流鼻血问题近乎全好了。
孩子是直率的。他的内在装有雷达定位,可以跨越语言,以他们全部的自我去体验我们的情绪,并且强有力地立刻表达出来。
有阴影的一面必定有阳光。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共鸣也以积极的方式出现。当一切看起来都格外安宁时,孩子也会反射出当下的平静。
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给予孩子,而是以孩子需要的方式,真正的去爱她,而不是看上去是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