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寸心 图|网络 【原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你知道这话在说什么吗?
其实,这句戏谑形象地勾勒出了三四十年前农村教育现状,是当时农村人家庭教育真实写照,它无不反应出当时农村教育匮乏的的悲情和无奈……
八十年代的农村,真的还很难体现出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不论是物质上还是意识形态上,尤为是传统观念改变滞后。
当时物质极度贫乏,加之一家都有几个孩子,家长供孩子上学的态度,一是让孩子在学校混着长大一些,好回家干活或者出去打工;其次才是让孩子上几天学识几个字,不要当个“睁眼瞎”就行,这完全不像现在的孩子和家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时,农村还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主要是以种地为生,天下雨了,大人不能下地干活,好像忽然记起来还有个儿子或姑娘在上学呢!开始重视起来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你都一天学了些啥课,给我说说?”
“……”
“考了多少分?”
“……”
“作业完成了吗?”
“……”
“书写咋这么潦草!”
“……”
“我供你上学,你不认真,干脆算了……”
……
一顿揍啊!
孩子,你还会喜欢雨天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家长更有甚者,老师请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几年级呢!还要在学校门房打听一番,当然不知道老师姓甚名谁了!
现在看起来和笑话一般,但当时的农村谁家不是这样,谁又不是这样啊!
这就有了开头说的“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下雪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必煽情,不敢浪漫,只是雪天想起雨天的话: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是戏谑,亦是悲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时雨天无浪漫,想来鼻子有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