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书中所描绘的“街角食界”其实通俗一点就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小吃摊,夜市街等总称,在大千高楼林立的繁华世界中,这样朴实而归真的饮食文化显得格外真实而又接地气,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饮食文化。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街角食界所提供的食物或许远远谈不上美食,但是却是这片地区最真实的烟火气。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谈及的烟火气,藏在即将消失的菜市场里,也藏在随着城市发展日益凋敝的街角流动摊贩中。《街角食界》记录的一张张照片,一道道食品,或许也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跟随作者的镜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街角更是当地的生活。毕竟日常生活中,当地人与当地街道更容易融为一体产生交集。
街角的食物与是一个地区时空交集的体现。越南街头的三明治和越南冰咖啡都彰显着这里曾经作为法国殖民地的历史。曾在越南街头见过越南三明治原料的面包,却是因为看起来太硬而没有尝试。后来这种面包一度占据了街头,谓之越南硬壳面包,销量也不甚可观。有些关于食物的传统源自于历史,并非新鲜时尚所能改变的。在空间上,一衣带水的邻国间也往往有着相似的街角食物。譬如越南老街赫蒙族,不仅手里端的那碗鸡汤和云南红河州的高度相似,他们身上的衣服也和红河州哈尼族类似,毕竟仅是隔江相望。越南顺化的甜羹也与一种名为“泡露达”的饮料相似,看着图我都能想起那冰爽甜腻的滋味。新加坡的牛肉面、泰国街头的烤鸭也带着相似的气息。
街角的食物是一个地区自然恩泽下最自然的流露。毕竟街角食界服务于普通民众,价格合适而味道喜人自是必须。海滨城市的街角总是多海鲜,无论在何处也无论烹饪方法如何。炎热的地区似乎更偏好酸辣,这种味道能够刺激味蕾。而用甜味和富含脂肪的香气刺激神经,提供额外的庆祝则同样在各地可以看到。这种香甜的气息既可以是庆典的甜甜圈,深夜的汉堡、夜市的煎炸食物,甚至可以是课后的奶茶。
街角的食物同样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烙印。写字楼下的摊位迎来送往了无数打工人,既可以是早餐也可以是宵夜。唯一不变的是快速的食物和迅速落胃的熨帖。生活节奏更慢一些的传统农耕区或是正在逐步转型为旅游经典的地区,街角的食物往往多了一分从容。唯有在所有人都全情投入无须匆匆赶路的市场或者节庆现场,才能看到整齐摊位带来的震撼甚至是仪式感的美食。大多数的街角美食都在一辆手推车、一副担子、一个摊位上匆匆完成。
街角食界在不同地区的偶然相似与微妙差异均能带来的惊喜。法国欧迪耶纳的卷饼,让人不禁大呼:煎饼果子。下一页欧迪耶纳的鸡蛋芝士卷饼,则让我脑海里瞬间响起了我天津朋友的声音:异端。同样名为汉堡,在不同的国家总有着微妙的差别。热狗、三明治也是同理,让人不禁开始回味经典问题“什么才是正宗汉堡?”当台北101大厦下的50岚映入眼帘,也不禁脸上挂上微笑。珍珠奶茶或许源自台湾,但是现在的我们在街头喝的奶茶,珍珠早非必须项,奶茶也不一定需要,更多时候其实是果茶、冰沙甚至果汁。这些琳琅满目的奶茶店也正在成为街角食界的一员。
同样是海边城市,提供的鱼类不尽相同,烹饪方法也大相径庭。同样的名字,在不同地方对应的食物也不尽相同。食物在国家间游走、吸收当地文化改进的过程也是形成自己特色街角的过程。街角饮食在每个国家都有,但是又都有着不同的特色。以平板车甚至是人力挑框串起的亚洲热别是东南亚街角与毗邻高速公路而建的24小时汉堡店并不相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街角,这里的江湖故事不尽相同。
其实,与其说,《街角食界》是对美食的重新塑造,重新刻印,其更像是一种江湖意气的碰撞,来自西南的酸辣女侠,来自江南的甜美小妹,或者是来自北方的香辣汉子,都是一种对于美食的不同解读,这种解读来自不同的地方,飘散着不同的江湖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