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本身就有点觉得忽悠,当然没有恶意的忽悠,无法也就是做个测试或调研。
看着有些简书朋友动辄过千上万的阅读量,有时候还是挺羡慕的。因为我就写过阅读量过千的文章,虽说扎根简书已近一个月,而且没间断的日更。
如果说羡慕人家很多人的文章,这也未必。点开阅读量不错的文章,有时感觉也是不过如此。对一个常年阅读的人来说,这点自信还是绝对有的。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家也是写得一般般,但人家的阅读量就可以成千上万。这就值得自己刮目相看了。
这如同街边跳广场舞的白胡子大爷,人家就那么多人围观,自己一个人跳来跳去,却一直是孤独求败的郁闷与困惑。这就不免令习惯思考的我陷入沉思。设计师说:不论白猫黑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简书似乎也是如此。包括对阅读有点挑剔我,阅读量少的文章,我都是小心谨慎的点开。
当然,每个人的童年或许都有一个文学的梦,都渴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的一夜暴富,也渴望名利双收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是说每个人天赋的差异,擅长不同,所以有时候虽然同一条路奔跑或流浪,但彼此的目的地或或许取向是不一致的。
成年人的世界,更多讨好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情感与自己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也是,不是我自己感兴趣的我不写,不是自己刻骨铭心的,也不想写。
有时候,我就是想:如果自己都讨好取悦不了自己的,如何能够讨好、取悦于南辕北辙的读者。在这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天地之间,保留一份纯真与无暇,也需要勇气与耐心,也需要“舍得”,需要有所放弃,放弃千帆过尽的失落,放弃“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的垂头丧气,而后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乐观的说,似乎是“曲高和寡,知己难寻”,似乎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悲观的说,我只知道梵高自杀前,那一段时间的绘画艺术,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只知道被生活,被情人抛弃而决意卧轨前的海子写下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向往,最真挚的祝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早段时间读到一句话“这人世不值得”。这是意蕴极深,带有禅悟的一句话。人世间,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明白不了人世间值得与不值得的区别,人生就是空白。
今夜,远离闹市,深入莽莽群山与绿树环抱的小山村,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听风声,听虫鸣,听自己跳动的心,觉得人生就是安逸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