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听到「心眼」这两个字,立马有人想到使"坏"这事儿上。
「你怎么这么没心眼?」
「做啥事要留点心眼!」
「你这人做事高呀,一点也没心眼!」
这是我对「心眼」三个层次的认识。
"有心眼"不是坏事,看你心眼用在哪!
"没心眼"让人容易接近,对你不防,但也容易砸了事。
总之,高明的人是有心眼,但藏得好看不见,以为没心眼。为啥有人不计较在交易上吃点亏,他关注的不是蝇头小利而是成交,就是他的高明所在。
好心眼是智慧!
坏心眼是耍诈!
「心眼」!说白了,就是看人识事能更“透”一点,心里更有数,还不失善良。我正是我向往追求的。
「"有"心眼」不是让你学精明、算计别人,而是能保护自己、理解他人,活得更加明白。
这儿支几个方法,你可慢慢练来。用吾日三省吾身来练练心眼,即睡前琢磨琢磨“今天哪儿能更好” 。
不用写小作文,就躺下想想:①别人说的那一句话要怎么回,会更妥当?②今天哪句话说得不合适?③哪件事处理得漂亮?④下次类似情况能不能更妥?
日久天长,这套思路就成了习惯。
试试换到对方位置上想想 ,"换位思考"这法子,是「逆向思维」的练习。
比如你觉得爸妈唠叨,想想如果他们是你,天天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会不会也唠叨?
理解不代表认怂,而是能心平气和地沟通,不至于吵起来。
生活中多看多听闻,少急着下结论。别总低头刷手机,多瞅瞅周围。
比如同事今天说话语气不对,可能家里有事儿;朋友突然冷淡,也许是你某句话让人家了。
观察养阅历,细节见真章!
观察多了,你就能摸出点门道。
没事别只爬楼刷视频,多看书、动物频道纪录片,甚至热点新闻底下的评论也别光扫一眼。
知识面广了,看事情才不窄 。知道的多了,遇到事儿就能联想对比。
比如老板突然调整任务,你可能马上想到是不是行业趋势变了,而不是光懵着干活。
别人说话时,别光等着想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发言。认真听,甚至听出“弦外之音”,先听明白在想怎么说。
比如对象抱怨“最近好累”,不是非要你出主意,可能只是想丢垃圾诉诉苦。你接一句“是啊,太不容易了,跟我聊聊”,比直接甩解决方案强多了。
遇事停三秒,别被情绪带跑呀,一着急上了火,智商直接下线。
下次想发飙前,深呼吸心里问自己:「急这一下有啥用?」冷静下来,你会发现好多事没那么严重,还能找到更聪明的处理方式。
做人的底色是,
保持厚道,自有好底运 。
"心眼"不是让你变成人精,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坑蒙拐骗那叫算计,迟早被人看穿。
真心对人、做事有原则,时间久了,别人觉得你靠谱,愿意跟你交心,反而啥信息都流通了。
心眼这东西,跟练肌肉一样,不能急。每天琢磨一点、反思一点,慢慢就发现:嘿,原来好多事,我好像真能提前看明白一点儿了。
真正的"心眼"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是一种内在的清醒,更是选择性的善良。
它不为了碾压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路、护好人,自己走得稳,能hold住人,也护得住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