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从小生活邋遢、丢三落四、不懂礼貌、信口开河的人,长大以后很难有所转变。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健康规律的作息,干净整洁的仪表,文明礼貌的语言,宽以待人的胸怀,尊老爱幼的风范,乐于助人的心态,自立自强的性格,坚强独立的人格,迎难而上的勇气,以及适应生存的本领等。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刚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大家尚未落座,一个孩子上来就下手乱抓,弄的桌子上杯盘狼藉,所有在场人员一定非常反感,大倒胃口。更可气的是,孩子一旦受到别人阻止或者批评,一哭、二闹、三撒泼,孩子母亲就会不高兴,甚至会说:“你这么一个大人,怎么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他拿点东西吃怎么了?”搞的你非常尴尬,好像自己真的做错了似的。
这就是生活习惯中的教养,体现的不是孩子的无知,而是家长的水平,相信这样的母亲素质也高不到哪儿去,如果任由孩子信马由缰地发展,恐怕长大以后难成大器。
我一直非常感谢十几年的部队生活,练就了一名军人遇事冷静、做事严谨、善于思考、敢于担当的性格,以及规律有序、守时守约、计划周密、行动果敢的生活习惯。多年来,这些良好的习惯始终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两个孩子也不断受到影响和启发,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孩子在上学期间,生活规律是很强的,因为有时间约束,大多数家长能够尽职尽责,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家长做的不够好,有的懒惰思想严重,早上起床迟缓,没时间做早餐,就带着孩子匆匆在路边小吃店就餐,不仅不卫生,孩子还吃不好;有的日常生活一塌糊涂,起床不叠被子,饭后不收拾厨房,不注重穿着打扮和自身修养,满嘴跑火车,言谈举止粗俗不堪;有的不遵守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扔烟头,大声接打电话,为人斤斤计较;有的带着孩子参加酒局、饭局,到棋牌室或邻居家打麻将赌博,把不健康、不文明的坏习惯早早地传给了孩子。
我曾经听到有的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不让父母参加家长会,理由是嫌他们穿着邋遢、言语粗俗,素质太低,丢人。
按道理讲,自古以来儿不嫌母丑。对父母来说,孩子是生命的礼物,是无法选择的馈赠。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他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是父母给了他生命,这是生育之恩。但孩子一旦来到世上,父母就多了一份责任——抚养孩子,抚养不是单纯的养大,而是教养、培养,使孩子有正气、走正路、成正果,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到这些,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父母。
先看两个与此有关的故事。
故事之一:一名父亲去参加儿子学校放假前的家长会,班主任讲话时,他在儿子的座位上居然睡着了,嘴角还流着口水。这不雅的一幕不但让老师看到了,站在走廊上的儿子透过窗口也看到了,气得大哭不止。
故事之二:王女士很长时间没参加过女儿小萍(化名)的家长会了,打电话询问学校时,老师说几乎每个月都要开一次。再问女儿,小萍同学却语出惊人:“我嫌你谈吐丢人,一直让同学的大姨替你开的,一次五十元。”
原来,小萍同学上小学时,家长会上老师有时会点家长上台发言。其他家长虽然也有本地人,但都会临时改成标准的普通话,说得既简短又精彩,唯独王女士操着地道的家乡话,每次都是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别的家长去之前都会精心收拾一番,给孩子长脸,可王女士总是本色示人,搭配得一塌糊涂,还几乎每次都穿那套白加黑的衣服。女儿提出异议,妈妈非但不接受,还振振有词:“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妈穿得再破烂都展场。别跟人家比那些没用的。”
妈妈的表现让女儿觉得很丢面子,于是小学毕业时暗下决心,上初中后,一定不再让妈妈来参加她的家长会。一次到同学家玩,看到同学的大姨长相漂亮、举止得体,小萍同学就对其软磨硬泡,哀求人家为她开家长会,并且开出优厚条件——一次五十元。最后,这位阿姨答应了。同学也发誓替小萍保守这个秘密。为了每月五十元的额外支出,小萍同学真是没少费心思,把压岁钱攒了起来,到爷爷奶奶那儿要点小钱,平时爸妈给的零钱也是省着花。她还不断自我鼓励,只要不让妈妈当众给我丢人,吃点苦就当考验意志。
相信大家听了以上两个故事都会有所触动。实际上,不是孩子嫌弃你,而是你自己太不注重孩子的感受。也许那位父亲是因为工作或应酬没休息好,也许是为了全家的生计过度劳累,但不管怎样,他都不能称为合格的家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在家穿成什么样没人知道也没人看,出门一定要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说话得体,谈吐文明,在老师和其他家长面前为孩子争几分面子。家长衣着谈吐得体,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家长的面子,是自己身体力行,榜样的力量造就的;孩子的习惯,是家长一点一滴,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我认为优秀学生一般会具备以下生活习惯:
1、性格冷静、生活独立、学习专注,平时不玩手机、不看电脑,很少看电视,假期会偶尔放松一下。
2、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在饮食、运动、交通、意外、灾害等方面的自防自救知识,懂得就餐礼仪,有基本的社交能力。
3、有一定自制能力,学习自律性较强,懂得先做作业再干其它,遇到学习难点时先查阅资料,自己真正解决不了再求助于同学和老师。
4、热爱学习,喜欢阅读,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尊师重道,团结同学,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能为他人着想。
5、学习踏实,情绪稳定,在压力和挫折面前能正确面对、冷静处置,心态良好,内心阳光,一身正气。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入手,日常要求,长期坚持。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进步,越来越优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唯一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需要的是将来走上社会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和生存本领、生活技能,学校教的是知识,家长教的是素质。离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个人终其一生,不仅会走许多弯路,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如果你想好了培养孩子这件事,并下定决心准备开花结果,那么就尽快付诸行动吧!不要忘了,培养孩子就是培养他的良好习惯,而习惯可以决定或者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