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八点多钟我微信手机上有一位同学发微息说他写了水滴款让我们帮忙转发。我在广州出差,晚上刚好有一个同事过生日,大家聚餐得比较晚回去就没看信息。到第二天昨天早上。看到信息的时候,也同时看到同学群里面已经在聊捐款给他之事了,我毫不犹豫就在他的微信里面转了个小红包给他,祝他早日康复,顺顺顺。到昨天下午的时候,有几位和他同在市里,平时跟他接触比较频繁的同学发布信息公告说那位同学在下午的时侯走了。
听到这信息,内心很是震惊与悲伤,这么活跃的同学,说走就走了。群里一下子安静许多。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前几年,我工作单位里和我们互动较频繁的同事,六一儿童节前的一天晚上他还晒他小孩的相片出来在群里,当时他在群里也聊得尽兴,神情也很平静。六一那天听另一同事发群消息说他当天中午他因病情恶化无法医治走了。一单单的耳闻目睹身边的这些事情,让我有很多的感慨,让人时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说没就没了。
人往往是身体遇到了病痛,躺在医院病床上,或到了特殊的时候,才真正让自己回想起自己在哪些地方的生活方式错了。为什么得这种病痛?吃错了什么东西?责怪自己开始就不应该吃那些垃圾食品,提醒不健康的食品却忍不住。睡觉方式与时间错了?不应该睡那么少的觉,睡不着的时候要想办法调理身体,放下执念让自己身体休息好。和周边的人交流互动方式错了?不应该那么偏激地待人和处事,时时带情绪发脾气?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娱乐时间分配比例错了?不应该让自己身体过于劳累。健身运动的时间不够重视,自己从来没安排运动?为什么每天不抽时间出来锻炼,让身体棒棒的。或是亲子教育的方式错了,不应该带孩子时老是不顺心就大发雷霆,骂孩子分文不值。或者是自我人生所定理想太高,压垮了自己的身体。每天不应该那么忙碌,应该每天吃好喝好睡好,并跟周边的人互动好,保持好心情。想到这些似乎一直都在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人没遇到真正的那个时间场景,就无法建立长远的理想和意志,很多时均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说到身体健康及保养意识每个人都懂。但并是很多人均重视落实关于身体的锻炼与保健维护。有个名言警句说:当你感觉到不幸福的时候,你去医院里看看那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当然责怪自己父母给你的条件不好的时候,你也看看哪些连身体都不健全的人他是如何幸福的生活。这些虽然说的是一个成功励志的故事,但是事实上就是自己的自我管理,认知和情绪上的自我意识。
有几个问题一直影响着我思想:想想你人生你具有什么?什么叫幸福?什么叫人生价值?也许就是终极问题哲学三问吧: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往哪里去?想想真不知道自己具有些什么?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忙碌的生活,盲目的跟风,盲目的追寻,一度的迷失了自我,活的越来越漂浮。小孩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是今天送去图书馆学画画,明天送去体育馆学跆拳,后来又送去学书法,学打篮球,网上学英语,学写作等一天到晚没停过。现在孩子上了初中,此前他学过的东西连皮毛都没记得,现在想来,原来所做之事均是只满足父母角色内心的角色满意度而起。过程当中一直是以为孩子想要什么,而从来就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从没想过自己的心态状况会分分秒秒影响到孩子的身心状态。一个没有学习上进,没有目标的父母,孩子哪能有什么上进及目标?所以孩子想要什么和自己想要什么得先弄清楚。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不容易,运动健身一直都认为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每天抽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出来不难,但坚持又何尝容易。但是面对这样重要且影响大的事情,怎么坚持也没有把它做的很好。或有时因为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无法坚持一以贯之。如知道每天喝水很重要,但还是往往会忘记去喝。知道自我的情绪管理很重要,但有时候性情爆发的时候根本无法自主。知道亲密关系,家庭建设很重要,有时候一时口舌或行事之快,伤害老婆孩子父母等亲人却是常事,这样做要如何培养亲密关系呢?
前几年读了一本书《西藏生死录》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人如何放下自己心里的一些执念,向死而生坦然生活,通过调整观念改变对世界的认知,明白人之生死存亡与幸福烦恼皆是因为自己而造成,清晰自己的认知才能豁达的面对一切遇见,才能自然面对生死,最终习得自在从容的幸福生活方式。
前几年姐夫走了,近几年身边的同事走了,这几天我的同学走了,人生路上同龄亲人朋友和你交集过的人会越来越少。这并不是诅咒,这是一种常态,也许它是一种力量,也是自然的结果,关键是自己走的这条路是否能走得更长些、更远些、更有意义些。
人生很短暂,而生命脆弱也无常。认清自己生活的目的,回归到生活自然状态,不念过去,不忧将来,活在也安住在当下。让生命之光更加的灿烂,更加的精彩,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