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十九岁就结婚了,在那五十年代重男轻女的时代,他们生了六个女儿后第七个终于生了个儿子。也就是我唯一的舅舅,舅舅读过大学,也是最有出息的,在这上海拼搏了许多年,从物理老师到现在的校长,家里人都以他为荣,为榜样。其他姐妹就没怎么上过学,要么没上过学堂,要么小学都没毕业。
那时外公家里还算过得去,养这么一大家子人还马马虎虎,所以上学就让舅舅一直上,问题是舅舅他成绩也一直很好,这才是主要原因。我妈排行老三,她就是小学快要毕业时家里不让读了。虽然这样,我妈也没怪过外公外婆。也知道外公外婆带他们七个不容易。外公外婆将妈和舅舅他们带大后,之后就带表哥、我、还有表弟三个人。带了我们之后,在2005年就来上海带舅舅的孩子了,他们一直都没有停歇过,感觉一直在带着孩子。在耄耋之年的他们,也是一直有孩子相伴,也一直有着牵挂。他们没有断断续续的停歇,忙碌了一辈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黑发到白发的过程中,不知操劳多少,而至今都还在为我们小辈操心。会经常跟我们还在读书的孩子叮嘱道“要好好读书,要跟舅舅一样努力。在大学里有好的女孩、男孩就试着谈谈。少玩些手机,多看看书,”“要注意身体,活可以少做点,身体要紧,对老婆要好,不要欺负她,让我们知道了,回去肯定教育你”对结婚的表哥会这样说。
显然,对于耄耋之年他们来讲,身体并不是那么的硬朗,时常小病缠身。外公外婆来上海也有11年之久了,从不知名的乡下来到知名的大都市,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普通话都不怎么会说的他们,却也是时常去超市、市场买菜买东西,夜晚会去小区锻炼的地方和老太太、老大爷们聊聊天。也是,环境会让你不得不去适应这时代、这社会。
我跟着外公外婆也有八年,感情很深。在05年时,他们去上海,我就跟着奶奶了,去的那天晚上,我怎么也不上床睡觉,哭的“梨花带泪”的。“痛苦”的是无言,彻底的难忍。以至于在奶奶家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到晚上,就会一个人偷偷躲起来哭泣。想念到流泪,难受到无声。那时的我才十岁,对他们是过分的想念。
前一段时间,外婆身体不好,要去医院连续打十天的针,舅舅因为学校的事情没有时间,也就只有我那十天有空,就让我去。在那十天的时段里,经常听见他们为小辈们牵挂,为孩子们惆怅。也时常身体上不适,而我却无能为力,只能干看着,心里万分的愧疚。小时候的我,他们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年老的他们,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我只能跟他们说“你们两个老人不要去操心那么多事了,你们吃好、喝好、身体好就行,愁太多事身体反而不好,也该管管自己,歇一歇了”话是这样说,但实际不可能。我相信我们到了他们一样的年纪也是如此,或许,这是一种“理所应当”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牵心、关心、挂心,这都是至亲至爱会有的。
我现在都能对他们做的,就是多去看看他们,跟他们多聊聊天。现在许多人跟至亲至爱都也只是物质接触,缺少真正的亲情,感情的流露。其实我们大家都是这样,不要等老了,不要等没有机会了,才恍然大悟自己还有没有做的事,对至亲至爱的,不要后悔莫及。
思念会发烫,岁月也会流浪。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次写,不好请见谅,欢迎前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