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1.生物理论
两个因素:本能和遗传差异
弗洛伊德
2.学习理论
三种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强调外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3.诱因理论
三种:理性决策论,交换理论,需求满足论
关注行为发生时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内在状态
4.认知理论
人的行为决定于对社会情景的知觉与加工
两个基本原则:分类和聚焦
聚焦:注重主题,忽略背景
两个重要理论:
1.归因理论:说明我们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
2.认知失调理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如何改变使二者协调
5.角色理论
个体行为由所处社会角色提供
二、自我概念
与自我有关的概念:
1.自我图示
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自我差异理论: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
自我概念的构建: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行为,社会比较,自我意识
2.自我知觉
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内在自我知觉,公共自我知觉
3.自尊
一个人如何肯定和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4.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5.自我效能
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
6.自我展示
6种策略:自我抬高,显示,谦虚,恳求,恫吓,逢迎
7.自我障碍
提前准备用来解释预期失败的行为
如运动员通过减少对赛事的准备来解释预期可能出现的失败
8.自我检控
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9.自证预言
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他人的行为
例如罗森塔尔效应
10.体像
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
自我偏差:
1.焦点效应
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实际别人并没有那么注意你
2.自利偏差
人们觉得自己比别人好,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
3.盲目乐观
4.虚假一致性和虚假独特性
认为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一致,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
自我与文化:
1.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
2.东西方文化下自我概念的差异性
3.自我的三成分模型:私人自我,公共自我,团体自我
4.华人自我四元论
三、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
分类:会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外群体同质效应
图式:表示对物体的认知、认识、观念等,分为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对事件的认识)
社会认知法则:便利法则(容易想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象征性法则(将事物与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归类),基础比例信息(按总体中不同类成员比例判断),锚定与调整法则
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寂寞,焦虑,生理疾病
内隐联想测验
2.个人知觉
对个人形成印象的过程称为个人知觉。
印象形成的过程:
1.第一印象
三个维度:评价,力量,活动性
2.整体印象
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加权平均模型
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正性偏差
个人知觉得线索:
1.情绪
2.非语言线索
3.归因
对他人归因:
共变原则,排除原则
归因模型: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
归因风格:抑郁型,乐观型
三维归因理论:行动者,刺激物,环境背景
归因信息:一致性,一贯性,独特性
对自己归因:
态度归因:人们通过在不同压力环境下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动机归因:如果做一件事的外在吸引强,则做外在归因,否则做内在归因。
情绪归因: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
基本归因错误:
经常把他人行为归因于人格而忽略环境
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倾向于内部稳定归因,行动者倾向于外部归因
四、社会行为
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1.遗传与环境
2.遗传对行为的作用
3.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的侵犯行为:
界定:1.行为而不是意图2.大多数反社会,但也有亲社会3.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与工具性侵犯区分
大多数恐怖活动属于工具性侵犯
生理基础:杏仁核,复合胺,睾丸激素,遗传
文化与侵犯行为:当侵犯来自团体内的权威,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成员更能容忍这些侵犯
愤怒与侵犯:愤怒常是侵犯产生的根源
愤怒的原因: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挫折(相对剥夺),归因的影响(判断他人行为是否有意)
对侵犯的学习: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温度,兴奋转移,线索,去个体化,饮酒,社会赞许与模仿
减少侵犯的方法:利用惩罚(并不有效甚至起反作用),降低挫折,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替代性攻击与宣泄,示范非侵犯行为,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媒体的影响:去抑制(习惯暴力),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与助人行为的解释:1.进化心理学,亲缘保护,群体选择 2.社会进化论,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社会公平规范 3.学习理论 4.社会交换理论 5.移情,高移情时,纯粹利他起作用,低移情时社会交换起作用
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1.情境因素,包括他人的存在,环境条件,时间压力,文化差异。互依文化中,更多帮助内团体成员,更少帮助外团体成员。周围人越多,帮助他人的可能性越小,即旁观者效应,与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等因素有关。天气越好、社区越小、越长住、噪声越小,越容易助人。
助人者的特点:人格,心情,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同情,宗教信仰,性别
求助者的特点: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帮助,性别
增加助人行为:树立利他榜样,学习,内在动机,降低旁观者效应,
五、态度与偏见
六、人际关系
七、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八、团体心理与行为
九、健康心理学
十、文化心理学
十一、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