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智慧:认真品味查理·芒格的演讲(2)

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231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继续来说查理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演讲,今天谈论投资的问题。

众所周知,查理和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双子星,两个人几十年的合作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商业奇迹。

聪明人在发现难得的好机会之后会狠狠下注。他们碰到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就是这么简单。

查理的观点在当今的投资领域显得非常另类,不要多,而是要精。

根据他们对自己公司的分析,绝大部分财富收益都是最好的10笔生意创造的,也就是说,只要少量的好生意能带来绝大部分收入。

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建议,不要贪多,而是要仔细分析自己,看看自己的能力圈到底在哪里。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发现辨别好的机会呢?

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

这一点其实放在什么地方都适用。

就像我最近修改的评价公式:

综合能力=核心能力+核心经历

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应用方法之后,就是要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增加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智慧。

这也是我对很多职场新人的建议,先不要计较是谁的工作,而是要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因为每一项工作无论对公司会有什么作用,对自己来说都是成长和积累。

决定行为的是决策者的激励机制,这是人之常情。

这是延伸到了企业管理方面,查理非常看重企业的业务价值和领导者的能力。

再这里面他举了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

美国的快递公司巨头——联邦快递,在大发展时期,曾经有一件苦恼的事情:就是夜间物流工作的组织效率很低,无论如何建立奖惩制度,也无法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联邦快递把按照上班时间的奖惩方式改为了计件工资,问题迎刃而解,人们会快速高效的自己的物流工作干完,员工们赚钱多还可以在快速干完活后早点回家。

这说明,找到并实施一个适合公司商品服务性质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方法是依据现实的投资问题而不断调整变化的。

这一点对于小公司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如果一个大公司能做到,那就是相当宝贵了。

船小好调头,而大公司往往因为管理层固化和小团体利益而造成市场应对不及时,极大地影响了收益。

在我们判断事物的时候也一样,一开始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有时候要常常修正,否则就会造成认识偏差。

这里面还有沉没成本的问题,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前文《提升认知:你必须理解的三个经济学概念》。

每次读《穷查理宝典》,都有一种厚重感,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

(未完待续)


讲干货,上首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