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三观不合、性格不同其实只是亲密关系出现裂痕表层上的理由,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完全一致的三观、完全契合的性格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就拿性格来说,差异大的会存在处理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但性格的互补却也搞定生活中自己不擅长的各种事情,也可能给自我完善提供参照。性格相似的更容易谈的来,更并相互理解,但对于相似的优点,欣赏的成分变少,也可能因为痛恨自己的缺点又无力改变,从而嫌弃对方,心理学也说过,我们讨厌别人的缺点,其实潜意识是受不了自己的表现。
我们也需要降低自己不切合实际的需求,既希望他细心耐心脾气好,又要他果敢仗义有魄力,同时兼具小弟的顺从和大哥的安全感;既希望她温柔体贴能顾家,又要她独立坚强能养家,即是女汉子也要是小女人。这种人更多存在于言情小说中,现实中太难具备了,要修炼到这个段位,需要极大的修为来克制性格中的本我。
所以性格的问题不是亲密关系的根本障碍,包容、理解、尊重,做到和而不同才是和谐的关键,所以后期的主观维护和经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而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 不会正确的表达情绪和沟通
受传统礼教影响和文化熏陶导致的情感压抑,中国人情感大多偏内敛,不擅于情感的语言表达,“心口不一”、“爱在心、口难开”是常有的事。发生争执时,我们又习惯于表达愤怒,而不去客观的陈述事实、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也习惯于回应对方的情绪,而不懂得去探究愤怒背后要表达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在表达愤怒的情绪时,常常让人失去了理智,互相揭短、翻旧账,言语越来越戳心。要不就是采用冷暴力,把沉默和冷漠当做是退让,逃避沟通的责任,让对方有一种唱独角戏的哀伤感,更加剧了对方的愤怒。
耐心的倾听也是亲密关系中非常欠缺的,双方很难静下心来,尝试开诚布公的深刻交谈,倾听彼此的感受和想法,对关系进行回顾和反思。而且语言表达理解能力也是影响沟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能说的明白、听得清楚、理解到位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技能。
2.缺少共情能力
人生性自私又自我,我们习惯索取而不习惯付出,也习惯用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去要求别人,而不去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受。也因为太过熟悉,我们自信自己足够了解多方,能够评估对方的观点,而无需给与过多考虑。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的低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心情和情绪。个人的调节能力有限,通常会选择亲近、安全、可靠的人进行宣泄或者排解。被求助者却受限于个人的心理能量等级,用来解决自身的负面情绪都不够,也就没有能力帮助对方。所以通常就会选择指责、批判、逃避的方式来应对求助,拿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挡箭牌。
3.控制情绪
对不熟悉的人,我们往往宽容温和、彬彬有礼,和亲近的人却没了耐心,不好好说话。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坏的情绪给最亲近的人,因为亲近、就认为不再需要伪装和掩饰,可以肆无忌惮的宣泄。我们内心的预期也会更高,会下意识地认为,对方应该无条件的支持、理解、宽容自己。因为是稳定的亲密关系,我们也知道对方即便生气也不会离开,得罪他们的成本很低,所以说话也就肆无忌惮。
诚然,比起外面的上司、同事、客户,亲密关系是一种更加安全、稳定和牢固的关系。但我们也要明白,因为在乎、因为依赖,最容易让我们受到伤害的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所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是成年人最高级的情商,而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因为,他们是我们最重要的人。
4.多贬损而少认可
关系贬损也是亲密关系的绊脚石。对于不熟悉的人,我们会用身价抬高的心态,做得好简直就是无人能比;即便做的不好也有各种被原谅的借口。但是对于熟悉的人,多用贬损的心态,做得好是应该,做得不好就各种挑毛病。也因为太熟悉了,对方的优点越来越习惯成自然,而缺点却越来觉得难以忍受。
亚当.斯密说过:被他人注意、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认同,是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需要。而来自亲近的人贬损和否定,因为信任,更容易让我们怀疑自己。虽然慢慢的将他人的认同转向自我认同,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但这种转变也不是一个人轻易就能具备的能力。
每个人都不是生而就成熟的人,难免出现情绪失控、做事欠考虑、说话不注意、看不清人和事、拎不清轻重等现象,但如果自己内心虚弱不愿认错、懒惰骄傲不愿沟通、缺乏反省不去改正,那只能是一次次的消耗情感账户的积蓄,让亲密关系处于危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