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奥义”:登上国际舞台的经典
1、无辣不欢的湖南人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湖南人嗜辣,无辣不欢。总有外地朋友戏称湖南人是光吃辣椒长大的,甚至还有人断言:湖南人的饭桌上,如果没有辣椒,那么这肯定是个假湖南人。
2、韵味湘菜—剁椒鱼头
而在湘菜中,极为突出的那道百年湘菜—剁椒鱼头更是让外地朋友们也拍手称绝。“剁椒鱼头的出处,据说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反清文人黄宗宪因文忌“文字狱”而出逃。
路上途经湖南的一个小乡村,借住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农夫从池塘中捕回一条胖头鱼,农妇便用来做菜来款待黄宗宪。鱼洗净后,鱼肉放盐煮汤,再用自家产的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不想黄宗宪吃了觉得非常鲜美,无法忘怀。
事平回家后,便让家厨将这道菜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剁椒鱼头”,并成为湖南头道招牌菜。”
3、做湘菜就要做有心人
据悉,在本土湘菜馆中,就有一个专心做好剁椒鱼头的湘菜品牌-坛宗。
小编了解到,坛宗剁椒鱼头创立于2017年,如今在长沙已经开设了9家店。
9家店的装修风格各有不同,却又在不同地段各放异彩。9家店都在门头陈列了巨大的剁椒鱼头模型,方便客人了解这道菜的同时更是为客人提供了一处绝佳的打卡点。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坛宗剁椒鱼头代表湘菜走进联合国,小山似的大鱼头被外国领导人誉为“盘子里的埃菲尔铁塔”,获得一致好评。这也是湘菜迄今为止在最高国际舞台上的独家展示。
那么,坛宗的剁椒鱼头究竟有何不同?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坛宗门店内,摆放了一个大型的鱼缸,鱼缸内,胖头鱼们肆意游走。
“这就是秘诀之一”半开放式厨房里的厨师同我们说道,坛宗的鱼只用六斤以上的大雄鱼鱼头,这些雄鱼都是来自2万亩的已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域之中。
水好鱼也好,这些鱼都是吃水里的浮游生物长大的,天然肉质鲜美。除了鱼的选材高标准之外,而第二个秘诀也就藏在半开放式厨房中。
这些鲜红的剁椒,就是第二个秘诀。据了解到:坛宗剁椒是5种剁椒黄金配比,古法工艺纯手工制作,在风味上,与其他的剁椒鱼头相比更惊艳,更能刺激味蕾让人流连忘返。
4、宴请外地朋友好去处-坛宗
“再没有什么上菜比这个更有仪式感了”当时在坛宗黄兴铜像店就餐的女士小黄和我们分享道,她是被在长沙本地的朋友请过来的好闺蜜,在步行街逛累了后,知道她特别喜欢湘菜中的剁椒鱼头,闺蜜便邀请她来坛宗就餐。坐了没一会儿,就有坛宗的工作人员抬着轿子过来上菜。
是的,除了精选好料之外,坛宗还给我们带来了其他的惊喜—抬轿礼。
坛宗秉持着“请外地朋友吃坛宗剁椒大鱼头”的品牌观念,店内特别设置“抬轿礼”,所指的是为了表达对外地朋友的欢迎与尊重,将鱼头放置轿子内,由专人抬轿上菜,为友人展现一场别开生面的上菜仪式。
“坛宗祝您红红火火,鸿运当头!”响亮的吉祥话配上独具一格的点火仪式,外地朋友感受到了“被重视”,请客的人也“倍有面”,
除了鱼头秘诀之外,坛宗的抬轿礼也真的是风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