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北小年南过了小年就算年。到了小年其实就可以说是迈进新的一年一大步了。百节年为首,您,准备好迎接新年了吗?人们都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味也变淡了,对新年少了许多期待,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小时候的年味?
原来年味的变淡就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福” 年还是那个年,只是我们过年的方式随着时代变化了。
那时,"年二八,洗邋遢,若然不洗岂会发"。这一天除了实际上把居住地方清潔好之外,由于 "尘" 与陈旧的 "陈" 同音,民间也认为"除尘"有"除旧迎新"的含意。所以以前不少人都会赶岁晚,为家居来一次全面性的大扫除。记得小时候每到这天也是我最讨厌和最累的一天,因为一大早被妈妈叫醒,开始这一天的分工,由洗床单被褥,缝被面(当时盖的被子要自己用大针两面上下缝合的)擦玻璃、擦桌椅、洗窗帘、洗地板、到门窗刷一层新油漆、洗一堆封尘了一年的盆盆碟碟。这天除了大扫除外,自身也要潔净包括沐浴、洗头及剪发等等。当天通常是忙到下夜才能爬上床。自从有了保姆、保潔工公司的大量出现,人们生活水平又不断提高后,就开始出钱雇用他们来家搞卫生,免去了自己操劳的这份力。但却失去了全家一起为了迎接节日,共同分享劳动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与快乐的美好时光。因此现在的孩子也少了通过劳动过程当中对他们进行的训练和思考,还有更重要的是接人待物,因为劳动产生交往,交往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才会提高情商,情商主要是在劳动中培养出来的,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就好比以前有客人来家玩,我们必会先问好后麻溜地端凳子、烧水泡茶拿出家中有的小点心给客人端上,那时这都是我们小孩的活,现在的孩子就不知道怎样去做,甚至招呼也不会打,汗颜啊。听了老妈几十年常说的一句“ 劳动产生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
那时,"年二九,蒸馒头、北饺子、南汤圆"。这天最喜欢天刚蒙蒙亮就赶早和姐姐去妈妈的工作单位,排队领取一年一次发放的过年食品,有私心去得早挑选的食材才好。看着满桌满地的食品有分好的上好猪肉、带鱼、螃蟹、冬笋、香菇、年桔、年糕、年饼。大家雀跃地边排队边聊天说着美好的祝词,脸上洋溢着的是过年所带来的幸福满足的笑容。看着手里提着满满的一袋袋食品,心里乐开了花,想着很快就会变成口中的美食都忍不住直吞口水,哼唧哼唧抬着重重的食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妈妈会在家中准备各种点心,炸各种丸子有肉丸、萝卜丸、豆腐丸、番薯丸、炸年糕、炸油角、花生糖等等。我会很自觉地跑进厨房帮着妈妈做美食,那时感觉自己就像个暴发户的小老鼠。所以至今不少美食我都会做。但由于如今现成的各种天南地北国内国外的美食实在太多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各大商场超市年前一个月就早早地摆满了要售买的年货年食。(呵呵有空都可以到商场试吃,走一圈自助让你吃到饱),超市方便了大家,却少了过年自己亲自动手为家人做出甜点美食时那一刻自豪愉悦的心情。倒是这几年在马来,觉得马来华人是保持和传承中华文化最完整的族群,对节日的庆祝,甚至比中国和港、台更加传统、更加热闹和内容更丰富。二十九这天也会把春联、年画、福字、门神等张贴起来红红火火让家中充满着节曰的喜庆。
那时,年三十过除夕。除夕夜最让人期待,也最温馨幸福的,莫过于吃团圆饭。每个人都尽可能在年前赶回家里,为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吃团圆饭,盼的就是团团圆圆。以前家里的年夜饭为了兼顾每个人的口味总要大费周章地早早准备,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鸡鸭鱼肉、煎炒焖煮、样样都上,太阳刚落山就陆陆续续听到远处传来的一阵阵鞭炮声,就像是告诉大家我们开始吃团圆饭了,听着我也开始着急手里的活干得更快了,同时也催妈妈加紧,终于轮到我们放鞭炮吃着这一年平时吃不到的大餐。更开心的是邻里关系非常好,小时候每年都是互相邀请吃完一家吃下一家品尝着各家的美食。果腹之后就全家八点准时围着电视看全国人民都在看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后来慢慢鸡鸭鱼肉餐餐见,食材也失去原来鲜美的味道,全是吃饲料长大的。加上家人又各分东西不能团聚一堂,又意识到收拾残羹冷炙的麻烦干脆就出动到餐厅尝味,以至于现在在酒家订年夜饭都得提早一月,而且按时间段分配。真不是一般的火热啊!方便是方便了就是少了点妈妈的味道,少了年的味道。
那时,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现在城市里禁放炮仗,只能偶尔听到偏远的地方传来几声回响。拜年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初一至十五都可走家串户。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也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早上很早,爸爸妈妈就会带着我们姐妹仨人去给长辈们拜年,那时要行跪拜礼,整个程序都是传统的仪式,按顺序喊各个长辈上坐。但我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拜父母长辈时,那种感觉,不是印象,是震撼。礼完之后长辈会分发用红纸包的红包,每家必吃冰糖鸡蛋糖水,(连吃上七八家,鸡蛋黄是怎样都咽不下,偷偷地包起丢了)直到现在也忘不了吃撑的难受劲。口袋还会塞满长辈们给的各种好吃的零食,大人们聊天喝茶,孩子们最大的消遣是吃吃喝喝,最喜欢干的是一起跑到门外,低头抢着寻找地上放过炮仗之后残留下来的没炸开的鞭炮,看谁眼尖捡得最多。现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孩子们给长辈拜年也早简化了,只会开口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商家出售各种贴人们买来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卡”。再后来儿时手中玩耍的鞭炮气球变成了冰冷的手机,连门也懒得出,只是统一群发一些千篇一律的祝福完事。那种童真的快乐似乎也消失不见了。
那时,年初九,拜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人们也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如今,年青的一代早就不信这套习俗,不被关注了。
那时,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的主旨也是闹灯、赏灯与散灯。人们忙碌着扎制各种各样的花灯、宫灯、走马灯,制作各种各样的油灯、蜡灯、豌豆面灯、萝卜灯。孩子们吃过汤圆后,一抹嘴就遛到满是人群的大街上看各大村镇出来表演的唱大戏、敲锣打鼓、喇叭唢呐、民乐表演、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等等活动。随着老一辈的民间艺人吹不起,舞不动,新一代年青人又不屑玩此艺,慢慢这些表演也消失了。闹元宵达到了至高点,春节程序就全完成。
那时,一早穿着妈妈连夜赶制出来的新衣新裤,脚穿新鞋出门去。
那时,空气中飘着鞭炮和焚香的味道。
那时,眼巴巴看着妈妈魔术般地拿出大大泡泡糖与大白兔奶糖,糖纸上有甜甜香香的味道和一年的期盼。
那时,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公园里逛,七嘴八舌地谈天说地。
那时的我,是个雅嫩的旁观者,也是一个经历者。
那时的我,还小,年很好,过年很有味道,就是"年"的味道。
传统的习俗似陈年烈酒,点滴美好藏在回忆里越久越让人迷恋,新的年俗则像一杯香茶带来放松便捷的生活体验。或许人们可以重新定义新年俗,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时尚融合。现在知道谁"偷"走了小时候的年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