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时期,我们村应该是没有人家养鹅的(至少没有散养的),印象中我只被隔壁村姑姑家养的鹅追过一次,所以对鹅的印象并没有多么"深恶痛绝",换句话说,我对鹅也没有多少了解和关注。
这两年,我家隔壁废弃的一间带院子的破旧房子被人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养了上百只鹅;鹅成了部分人家过年时期桌上的一道菜;我妈说他家的鹅以每只一百元的固定价格卖给村里人;于是鹅有了价格,于是村里养鹅的人家多了起来。我家和几个邻居家都养了六只左右的鹅。
我们村每年第二季水稻会在十月中下旬收割完,此后农田会停耕到第二年开春,这段时间这片广阔的土地就成了鹅最好的生活场地;我家的鹅应该是在九月份买回来养的,那个时间段除非能用绳牵住的或者对水稻不感兴趣的生畜,才敢散养放出家门。鹅明显不能在那个时间段随意散养的。鹅明显也不适合圈养在家里的,即便是雏鹅,即便家里精心准备了大脚盆来充当鹅的"泳池",并以细米喂之,依旧有四只雏鹅夭折。我还记得为此我爸抱怨了很久,说的是:”说了多少遍家里不适合养鹅,硬是要养,这不是浪费钱吗“之类的话。是的,家里只剩下两只鹅了。
回家后的第一个傍晚,刚吃过晚饭我爸就出门了,到院门外才说了句要去把鹅赶回家。我很好奇,问要去哪赶,我妈说鹅每天都在那个晒谷场等着。我不信,说:"哪有这么乖的鹅,跟幼稚园的小朋友放学等父母来接一样"。我妈听完哼哼骂了一声:"真听话就好了,别人家的鹅都是自己回家的,就这两个蠢货还不会,非要每天在后面赶着才肯往家走"。我听完觉得很是神奇,心想"鹅真的会自己回家吗?"。而后脑袋里自动浮现出那个晒谷场,拼凑出我爸在后面赶鹅回家的画面。莫名觉得好笑,也莫名觉得熟悉。想起来一些小时候的事,我也是每天放学后就偷跑去晒谷场那个位置的人家看动画片,非得我爸做好饭出来喊,找到我,然后在后面赶,我才肯回家。
回家后的第二个傍晚——我爸一大早就买回来十斤牛肉要借元旦节的名目送给为我妈看病的那个医生,于是上午就骑电动三轮车去了县城。我妈明天要去医院开药又恰好得知表姐一家今晚要开车回县城,为免去明早赶城乡公交车之辛苦,于是决定同去——所以这个傍晚,我们晚饭吃的比较早,饭后我妈说要去赶鹅回家,我连忙说要一起去,一是我着实好奇鹅是否真的会在固定位置等着人来;二是次日父母可能不在家,需要我独自赶回家,我得提前走一遍流程心里才更有底。我妈从院门边拿出一根竹条就往外走,我关了院门紧跟着我妈径直走向那个晒谷场。远远的看过去鹅并没在晒谷场上等着。我嘀咕:"果然没这么夸张",我妈坚持说:"以前都在的",我轻笑辩护:"可能今天比以往要早些吧?",我妈回声:"是这样的"。我们走近晒谷场,鹅确实没在,旁边住户有一位大婶正背身躬着腰在自家门口洗家具,我妈边走边喊她小名问她:"吃饭了没?看到我家鹅了没?你家鹅回家了没?",她起身转头,盯着我们细看了一会,才转过身对着我说:"哎哟,是你呀,今年这么早就回家了啊",我一看她跟我说话,只得停下脚步回应几句,然后避免尬聊又快走几步跟上我妈,等我们快走出大婶的视线范围,她才喊着回应了我妈的问题,"饭还没吃呢,没看到你家鹅,可能在[村门塘](离村较远的一个池塘)那边,我家的几只倒是饿死鬼一样,早就在门口嘎嘎叫了,我还没空放进屋呢,洗完柜子再说吧",她声音越说越大,最后一句是,"你们吃饭了没"。我妈也是大喊了一声:"吃过了",随后低声嘀咕:"要真去了那个池塘就要命了,很难赶回来的",说完又转大声喊:"啰啰啰啰啰啰啰~",喊完又停下来细听,像是在等着鹅回应。我轻笑:"啰啰啰不是喊猪的词吗,鹅能听懂吗"。我妈说能听懂。我们又往远处走了几步,我妈换了几种语调各喊了几次,每次都是喊完停下来听听,几分钟后还真听到了几声回应。我们连忙赶过去,远远的我就看到有七八只鹅聚在一起,我妈也往那边眺了一眼,就说"不是那几只,那是别人家的",但是脚步并没停下。我紧跟着,问:"既然不是,我们还过去干嘛,不去村门塘吗?",我妈说:"鹅是都是在一起玩的,我们家的肯定也在附近",说完更频繁的咯咯咯的呼唤起来,果然没走一会儿,在那七八只鹅后面有两只鹅摇摇晃晃的朝我妈嘎嘎嘎的叫着走过来了。我妈喊着骂了几句"这么晚了还不回家"之类的话后就在原地等着,等鹅走近并甩开我们,鹅在前边走, 我们在后面跟,我们并没有赶的动作,只是跟着。鹅也没有走岔路,它们明显认路。
到了家,鹅径直走进曾经关鸡的角落,我妈往里面放了一盆稻谷和一盆水,再用一个纱窗充当门把鹅外出的路给挡住并用棍子顶住纱窗。叮嘱我明天早上记得把鹅放出后便收拾行李随表姐家去了县城。
回家后的第三个清晨,可能是因为心里惦记着要把鹅放出去,六点多我就被隔壁那上百只鹅给吵醒了,随后便依稀能听到邻居家那几只的声音,再后也能很清晰的听出我家鹅的叫声。难道鹅也有类似公鸡跟着打鸣的习性吗?我不清楚,但已然没了睡意,便穿好衣服下楼准备放鹅。我想起来我妈昨晚的嘱咐"先备好一盆稻谷和一盆水,再打开院门,最后打开关鹅的纱窗,顺序不能乱,不然鹅可能会在院子里撒野跑闹"。既然我妈早已备下"圣旨",我也不准备打乱顺序看鹅是怎么撒野的,于是我准备按部就班。我走到鹅的跟前,鹅看到我走近便嘎嘎嘎的叫的更大声些,我也对着它们嘎嘎叫的回应了几声,随后转身回屋拿稻谷粒,鹅看我没开门就走了,扑腾着翅膀就呱呱呱呱的惨叫起来,说惨叫是真的一点没夸张,像极了受到刑讯逼供时的惨叫。我取出稻谷粒后便随意撒在一边,它们见我走近又恢复成平时的嘎嘎叫声,我嘀咕着骂了一句"至于吗,就等这么一会,急什么呢",随后又走去开院门,鹅见我走远自然又惨叫了一阵,我打开院门后,再去把纱窗门打开,然后取出里面乘水的碗,准备去给鹅接一碗水,谁知道在我打开关鹅的纱窗后,鹅并没有吃我撒在地上的稻谷粒,而是扑腾着翅膀直接冲出院门了。我好奇它们不吃稻谷粒的原因,便跟着走了出去,谁知我并没有看到鹅的踪影,我往晒谷场的方向追了几步,一直没看到鹅,好奇它们是否真的走到这么快的同时我也往回走。我并没有特别关心鹅有没有吃早餐后再出门,只想回去补个回笼觉。
当我走回到邻居家附近时,我依稀听到鹅的叫声,便寻声走到邻居家门口,于是看到了接下来的一幕:"我家的两只鹅在邻居家门口嘎嘎乱叫,伸长着脖子走来走去,随后邻居家的门打开,从里面晃出来六只鹅,路过我家鹅后一起去了下一户人家"。我大为震惊,便走过去问了刚开门的邻居,邻居用习以为常的口吻说:"它们每天都是互相等着一起出门的,这有啥好奇怪的"。我知道鹅是群居动物,也知道它们会一起在那片田地里觅食一天,但我没想到它们居然灵性到出门还会等着彼此一起走。我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我现在并不好奇了,因为我回想起我童年时期的一个故事:"我们的小学学校在离村两三公里外,我们得早上四点左右起床摸黑去学校,五六点就得赶到学校蒸饭和早读,那会我们就是起床后带一根香出门,去叫醒下一户人家,直到所有小学生同伴集齐,再一起出发,看不清路就把香点着,通过甩动香的火光来照明"。
或许我之前小瞧了鹅,它们其实很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