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两茎灯草》和《桥》
山西郝文越
好久没有教高段,再加上我们以前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对《两茎灯草》和《桥》这两篇课文,我自己还是比较陌生的。与其说是听课,倒不如说是跟着两位老师来学习,所以,我想从学习者的角度,对两位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两茎灯草》是五年级下习作单元的一篇课文,《桥》是六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篇文章出现在不同册次、不同类型的单元,承担的教学功能有所不同。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杨修宝老师对这一点把握的极其准确,整堂课有学有练,让学生对写人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习得,引导学生对具体写一个人的特点进行感知和体会。
《桥》相对《两茎灯草》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把它们一前一后编入教材,是有一定道理的,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程度。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是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小说的三要素,感知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第一次听张学伟老师的课,感觉这是一位内心强大,主观性强的老师,课堂呈现的方方面面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张老师对朗读研究透彻,对文本理解到位,也很想把自己的所知传递给学生。
这两位老师的课,都给了我一个启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对自己的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若杨老师没有研究过三番四抖,他就没有教学的深度引导,学生也不大可能会在此时此刻感知这种写人的技巧。若张老师对朗读研究得不透彻,就不可能一针见血指出学生学生朗读的缺陷所在,学生的朗读效果也不可能这么立竿见影。
聆听两位老师的课,发现他们引导学生学表达的方法有所不同。杨老师是“学以致用法 ”,学一种方法,联系一种情景,试一个片段;张老师是“改写对比法”,引导学生在“具体”和“精炼”之间权衡,体会特定情节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位老师的课假如是上给同一个班的孩子,让他们在该学这些内容的时候学习,我想孩子们对写人,对如何写人,会呈现一个梯度上升的。
聆听两位老师的课,发现他们在感知课文内容环节,处理也是不同的。杨老师,由字词入手,扫除古今异义词语障碍以后再进行人物形象的研读,而且是步步深入,让学生的认知形成碰撞,允许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允许学生由模糊到清晰。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感知小说内容的时候,将习作要素“想象”融合在一起,一堂课都是围绕“朗读+想象”的策略来组织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而且是分成不同板块来学习,将文本进行了提取、糅合、还原、补白、拓展 ,足以证明张老师教学功底深厚。
聆听两位老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堂推进策略是不同的。杨老师主要通过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来推进思考,学生思维是活泼的、辩证的;张老师的课堂是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个个击破,最后整合,学生的思维是不断跳跃的。
异课同构,同构的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还要考虑学生能力差异性,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考虑教师的自身优势等等,比同课异构更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