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
我的书柜里有满满一柜子书,初中我整夜整夜不睡觉,忘我地躲在被窝里看,高中时压在课本下面偷偷地看。你们猜,我看的是什么书?
我的生活费,车费,一大半都拿去买了书,买回来就放在我的柜子里,整整齐齐,栉次鳞比。我年幼的妹妹看见了,总是说让我爱惜着自己身体,把钱花在正道上。我不置可否,笑她不懂,美名其曰,打开柜子,就能看见整个青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一结束。
高二的时候,我们换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她叫王萌。这位老师很不讨人喜欢,动不动就在我们班上说我们是她带的最差的一个班,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太差了,我们太没有文化了,又或者是她以前读了多少多少书,又读了一本什么什么书言行之间透露着优越感…当时年少,根本没觉得她说的这些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觉得她说话的语气令人不爽,班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她。可是当时班上有一个女生和她非常合拍。也是这个这个女生让我意识到读书是真的能让人与众不同。
那是王萌老师上课第一天,她让我们介绍自己,有的同学扭扭捏捏,站起来快速说一下自己的名字就坐下,好一点的会声音大点,说多一点。在一片嘈杂声中就有一个女生主动举手站起来,这个女生首先她很漂亮,我觉得比我都漂亮。这一点就能吸引很多目光。其次,她不怯场,声音很洪亮,她说,老师,我叫计欣宇,欣是《归去来兮词》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欣,宇是气宇轩昂的宇。当时直接把全班同学以及还在埋头看小说的我惊艳到了,不知道是由于 前面同学的对比还是高中见的世面太少,我觉得这个女生怎么能这么有文化,人家的名字怎么就那么好听,再看看自己,张建红,怎么念怎么难听,更难受的是,我搜索完整个大脑,根本找不到一句好听的话形容我的名字,当时我自卑了。
后来,每次上课,王萌老师各种引经据典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计欣宇总是能与她产生共鸣,可是我当时是语文课代表耶,居然连老师说的好多东西都不知道,我那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文学素养有多差,知识有多匮乏。而且对这个女孩子还产生了嫉妒的心理,我一定要超过她!嫉妒和缺乏文学素养意识的觉醒促使我抛弃了小说,开始读很多文学作品。
从高二开始到大一这期间的时间,我读书都是为了让自己懂的更多,想让自己变得更有文化一点。有的时候一群朋友在一起聊天,谈起一本书,别人都不知道,而我知道,我心里就会腾起一种自豪感。又或者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仿佛要把当初自己自卑的那个心理空洞填满。
猛然有一天看见了一句话,“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更多的时候,你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我想了想,发现自己还在停留不会思索的阶段,所以看过的书,大多出如同雪泥鸿爪,其实并没有多深的感受。
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更多而选择去读书,可是现在发现这个目的已经无法支撑我继续读书了,越读书,越觉得读的书没什么用,我没有自己的感受,内容也记不得多少,而且由于课程的增多,我也很难再挤出时间,我很迷茫,读书有用吗?
有一天,我和我哥哥聊起了这个话题,他告诉我,读书确实对于目前的生活作用不大,但是却会在未来某一个你需要做出重要选择的时刻发挥作用。你读的书会帮助你提升思想的高度,帮助你多角度看待问题等等。这一席话让我又找到了读书的动力。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我希望我未来的岁月里仍有书香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