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了简书。
上次打开的时候是去年的八月份。
确切地说,自己写文字带有一定的心血来潮的感觉。认为想写了就写,只要自己的基本思想认知正确,那就可以随性而为。
事实上,这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或是在这简书的场地,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记得去年最后一次打开简书时,心情有些激动,好像要跟着潮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更打卡似的。
那时我有心打算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写一下昨天的心得,或自己的梦都可以。那么大的决心,却因为一篇文章而戛然而止。现在想来,不知是有后悔还是有不甘。总之,今天又来了。既然来了,总是有一时的想法,不管是怎样的过去,去年到现在,一年多硬生生地是没有写一个字。
至于说原因,随着自己的认知和反复地回望,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忙忙碌碌中寻找自己似乎丢失了些什么的时候,也或者是自己想要不管怎样留下一点痕迹的时候,我回来了。
就这么走着的步伐,如果不回来的话,好像我没有走过一样。既然有这样的爱好,虽不是吹嘘,然而终究是自己生命的一个过程的插曲,顺意写来,也不无快哉。
就算是一个怎样怎样的心结吧。理解不了,想不通,终于还是要迈过这个槛儿。就像这句话说的“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经过了这些高高低低的生活的故事后,还是想说一下心里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没有什么话语权,或找不到合适的聊天机会,那么,把自己的心得或想要的沟通交流写在这里,其实也可以算作一种鞭策。
一年的光阴很快就流走了,人的一生,应该也是这样的。
我们没有办法抓住光阴的尾巴,没有办法让自己静止在去年。或者去年的去年,一直到我们想要停止的年代,生活在那里,美好而又满怀期待。实际上,从我们记事时起就有着那时的烦恼。只是我们没有刻意记起,仅仅在回忆中带上了过滤的有色的眼镜。以致于我们匆匆地走到了现在,过去只成了美好的回忆,却是回不去,或许也不愿回去的地方。从此,它便伴随我们的余生。但愿现在也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
没有停息的脚步,却没有留下一行属于自己的字。虽然并没有要求自己能写出怎样流畅华丽的文章,至少应该有断断续续的记录。至少应该有自己认知的改变的过程,既是说改变,应该是加深吧。
是的,我们应该加深自己的认知。对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自己。看似充实,实际上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即使说什么也没有写,那至少要看。即使说没有看什么书,也要有一定的思考。即使说没有什么像样的思考,也要有一定的反省。总之,要在这忙碌中有属于自己的收获。然后,有了一定的自认为的收获后,应该学会分享。把自己的真实的认知感受交流出去,或者就像这样在夜深人静或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甚至在忙碌的间隙写上一个小短篇也行。这样一份真实,只要是反映日常生活的总会有一定的共鸣。在相互的分享中,我们能有幸把生活过得比昨天更有意义些。
比如说我们因为这样的阅读交流而认知了一些新道理或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教训,那么对于明天我们能以一个更加积极的姿态和向上的热情的态度来面对明天。这样就是它的一个意义。并不需要有多么伟大,并不需要有多么实用。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我们重新找回了什么,或者重新认知了什么,从而能够让生活趋于向上。或许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意义。
在这样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中,我想首先应该是能对家人,对朋友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再或者说我们能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家人朋友添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以来,我们的心情也会轻松愉快些。当然,能为更多的人交流到一些符合这个时代的一些新见解,那将是一个循序渐进更有意义的事。
其实,当我们想要在救赎或救济别人的时候,或许我们已属于反过来的对象。管它是怎样的形式,我们只脚踏实地地走好今天。
写到这里,看不到往昔那种用钢笔写在日记本上的龙飞凤舞,只看到手机或电脑屏幕上的字数。时代变了,我们也跟着变了。不管是怎样的方式,我们都获得了这样一种书写心得的自由。只要是起到了一定的交流互动作用都是好的。退一步说,即使这篇耗时费力的字没有读者,它也愉悦了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没有写什么标题,没有想到什么提纲,也不知道是什么文体,就这么率性而为地写下来了,或许并不如想象的潇洒自如,或许文理也并不通畅。然而,让我欣慰的是,这也算一篇久违的心得。写在这里,就在这里生根发芽了,或许就算是我的这个虚拟的空间栽了一棵虚拟的树,但愿能成双,能成林,能乘凉,能在虚拟中提升实际的自己。这样,它就能像真的树木,真的树林可以供人吸氧养眼一样供自己心灵渐渐求得安宁。
想写就写吧。写到哪儿算哪儿,这里没有老师来批改作业,没有谁来说你怎样文不对题,或许这也是我要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