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课开始讲货币的职能,讲到货币的流通手段时,顺便把相关的“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知识点一并讲了,同时也跟学生讲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两难抉择——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胀压力下,先解决前者还是先解决后者。说“两难”是因为解决经济下行需宽松货币政策,而解决后者却需紧缩货币政策,若宽松则百姓受物价上涨之苦,若紧缩则经济继续下行。
“如果是你,你选哪一个?请说明理由。”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的选择两极,对理由的阐述却难以切中问题要点。
这本是很难的问题且尚无定论,所以上了几个班,我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理想也没太在意。但是今天突发思想,在其中一个班试了一个新做法(教的班级多就是有这个好处,边教边调整),我让学生不用急着回答我这个问题,改成用一分钟时间在纸上这出答案,写的时候我下去查看,把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请上来回答。意外的惊喜是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质量比前几个班好多了。
这绝对是个值得思考的改变。原来,前几个班的回答不理想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而是我没有给他们思考的足够时间,也没有给他们动笔写一写的思路整理时间。原来,同样花一分钟时间让每个人动笔写出来,比我用一分钟时间连续提问几个学生得到几个不理想的回答更有用。
虽然不知道是否有什么理论依据,但是回想自身经历,确实动笔写比凭空想对于思考深度和效率的作用更大。参加“教育写作100天挑战”,为了每天完成任务,我每天搜肠刮肚地想每天可以写的教育话题,虽然有时候也难免“为赋新词强说愁”地写出一些质量不高的东西,但是也确实发现很多平时碎片化的、零散的想法经动笔一写,思考更深入也更系统了。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笔写来了解自己的想法,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想起上个月与教育阅读俱乐部的书友们一起共读的《静悄悄的革命》(日本 佐藤学)里提到的一个概念“被动的能动性”,作者提到一个课堂上很常见的现象:课堂上总是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响应速度极快,却回答质量不高,因此,教学生学会“倾听与思考”比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更有意义。前者正是“被动的能动性”。佐藤学的观点很有道理,当时俱乐部讨论时,我对于他提出的“被动的能动性”极为推崇。但是今天的经历让我队他的“被动的能动性”走有了不同看法:不加思索的低质量回答固然不提倡,然而用被动的倾听作为解决方案其实没有针对问题,因为回答是输出,而倾听与思考是输入,佐藤学的用“倾听与思考”解决低质量的回答实质是用输入代替输出,是一种“答非所问”。真正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难道不应该是提高输出的质量吗?例如,既然不假思索的回答没办法产出高质量的答案,那用“动笔写”的方式提高回答的质量,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