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大佬俞军老师推荐的产品经理入门书籍之一: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总结与思考

微信读书的好处是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写想法,读者能够看到彼此的想法相互交流和点赞。认识志同道合的人扩大社交。可以在任何场景下阅读,有手机就行。缺点是没有纸质版书籍看着舒服。优点大于缺点。

这本书对三种社会制度下的经济进行分析: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制度)、混合经济(有市场经济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结:事物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由人们对事物的主观偏好决定。所以事物的价格由人们的主观偏好决定。

下面是阅读中的想法:

1.我们用人的主观偏好概念来解释人采取的具体行动。如果某人说出他的观点,让经济学家正确了解他的偏好,那也不过是因为开口说话本身是有目的的行动。

想法:听其言,观其行。话的真假我们通常判断不出,但说话是有目的的,通过结合对方的行为判断偏好。(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是这么分析,但现实中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判断一件事不够全面,可能还会有其他因素导致被迫决定了行动,此时通过行动判断偏好其实不是真的偏好)

2.直接交换的劣势:人们将无法专门从事于一些行业。间接交换的优势:促进了多人之间的财产重组,并使得人人受益。

3.折现:单位货币因为未来才能到手而减值得百分比。

想法: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大家常说买房不能全款买。因为现有的本金从现在到到期日所创造的财富可能大于到期日的本金+利息(有投资能力的可以选择这条路)。如果不能创造财富那就不如买全款,不用支付利息房子还可以增值(没有投资能力赚死工资的可以选择这条路,比如老师)。

4.纸币的由来:纸币本身并不是真正的货币,而是对真正货币(黄金)的索取凭证。法定货币有价格,是因为人们达成信念共识,认为货币能够交换有价值的东西。当人们不再认为货币能交换有价值的东西,货币就失去了价格。

5.比特币的由来原因:法定货币与商品货币的重要区别在于,增加经济体内法定货币的数量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了。如果大家都用实物黄金作为货币,那么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及不可能发生的,理由很现实——很难挖出更多的黄金。另一方面,政府有能力轻而易举的把法定货币的数量扩大100万倍。

6.在理论上,如果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成功地想出把铅炼成黄金的办法,那么,黄金的市场价格将会大跌,直到炼金术的回报与其他行业相当(视具体的炼金过程而定)。换句话说,黄金价格可能会下跌到和铅的价格差不多。在这种幻想的场景中,纯粹市场经济里的人将会改用别的货币。

想法:随着黄金总量增加,黄金贬值,虽然私有市场经济的供给和需求会使黄金的价值达到新的合理价位,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个体有赚有赔。制造黄金的人通过交换其他商品赚了,用商品交换黄金的人赔了。所以要想赚钱,就要成为稀有商品的第一个需求供给人,通过供给需求交换其他商品赚了之后抽身。然后稀有商品变得不在稀有。

7.贬值:政府削弱货币的政策。当硬币的价值来自所含的贵金属时,贬值的意思是熔化硬币,混入贱金属并重新铸造硬币;在法定货币下,贬值的原因是快速创造新的货币,因而降低单位货币的价值。

想法:法定货币只会贬值,不会升值。因为货币由国家发行,在货币价格稳定时,国家可以多发行货币来赚钱,此时货币贬值。反之,少发国家会赔钱,此时货币增值。国家作为经济个体当然选择让自己赚钱。

8.政府利用中央银行的运作干扰市场利率,导致繁荣与萧条交替的周期。通过创造新资金并注入信贷市场,中央银行人为地降低利率,并向企业家发出虚假的信号,让他们扩大经营并投资于长期项目。繁荣时期,人人觉得自己很富裕,但这样的繁荣景象其实是假象,因为那不是以真实储蓄为基础的,而是依靠通胀。无可避免的崩溃实际上是为回归基本现实而进行的必要的市场调整。

想法: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来压低利率,导致企业家集体误判,生产出供给大于需求的长期投资项目,必定赔钱。但在生产过程中增加就业整体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资源供给支撑不住时经济崩盘。楼市好像也是虚假繁荣,不过政府不会让它崩盘,这种干预一定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不知道是啥。过去几年的互联网行业可能也是小程度的虚假繁荣,但没有政府兜着,现在的寒冬期是市场自我调整。

在自我调整期间一定会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产品方向,第一批做这种产品的企业家就会小赚一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