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状态不对。也就是没有前段时间那种充足的感觉。我知道我应该又是一段劲起来了一段劲又落下。甚至是说关于写作本身这件事,我脑海中隐隐约约又开始想起要放弃的念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放弃的时候,你的大脑能够给自己找到很多理由。
我状态不好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工作上有事情拖欠,这样子让我会觉得心里面有负担,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是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率。又或者还是以前说的那个事,给自己安排的事情太多,尤其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他们是不能仅仅是过过脑子又或者说仅仅只是经过眼睛就可以了的,另外还很关键的就是一个深入思考和实践。而当我们阅读一篇老师运用自己丰富经验阅历讲述的虽然仅是只有10分钟左右的文章的时候往往只是花费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去听,听的时候觉得自己似懂非懂,等到课程一结束就恢复到最开始的状态,这样子让我容易想起前年考研时候的场景。这种我觉得不太正确的学习状态。以上算是陈述客观事实吧,也没有说想着对自身进行多么深刻的深入分析。现在有些疏懒,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最近没有好好读书的缘故,又或者说没有好好地捧着一本纸质书阅读的缘故,我不太能够静下心来去耐心的阅读一篇长文,有两个小细节,有两次不同情景,不同友人给我分享的两篇自己写得文字,我看的非常快,甚至我可以说,因为我潜意识其实也是知道如果看的太快会给对方一中不太尊重也就是没有获得足够的反馈的,我尽量延后了时间,但是很明显事实是和对方预期的能够满意的时间还不够的。这两个小细节我一直还记得。的确,我平时阅读公众号文章比较多,但是我阅读公众号文章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连获得碎片化知识都不算是。因为我记性不太好,看完这篇文章从上午到下午的时间就已经忘了。的确是在微信公众号上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这是最近自己身上出现的第二个点,浮躁。年轻人太浮躁的话,就难成气候,不知小姑娘你是否知道呢。
接下来再提一下最近做的这个MBIT测试,得出我是属于ISTJ型的人格。我晚间花了很多时间来看分析这类人格的文章,我重点是想关注这些文章是否有很明确的职业指向,也就是说这类人格的人擅长做什么。可是等我找到这些信息之后,其实我可以说我是不太满意的,所以我又不断在寻找。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呢?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我认为的东西是吗?而并不是客观事实。所以我觉得这点很恐怖。因为我潜意识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我就不断寻求相关信息来论证这个预期结论,预期我想要的结论。但是我想,这件事应该是违背了成长性思维的。既然我一直都在学的那些课程,就应该知道成长性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重要性,之间的区别所在,我在不断寻求相关确定性信息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给自己贴标签的过程,贴上我想要给自己的标签。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是由自己的变化运转而成,你最不应该的,就是运用确定的眼光和确定的思维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的世界。
最近心境不佳,所以需要更多的时候不断去反省自己,通过文字去了解背后那些我没有注意的东西。补上今天值得开心的几个小点,同事1夸我是宝藏女孩,同事2微信私我说遇见我真好,认识我是其最大的收获,同事3说每天见到我都会忍不住开心想笑。这样想来的话,岂不是跟ISTJ型人格严谨不苟言笑的特质不太相符嘛,所以不能随便贴标签,但是还是有些点是自己得多注意的,一个就是不善于表达情感,举例,多夸奖别人之类的,二个就是思维太死板,不够创意化,要稍微知变通点,三个就是太过执着于细节,然后这样子会导致容易忽略整体,忘记宏观目标。不过每个特质都会有很多牛人哦,所以这种事情都不绝对的,人格只是特点,并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优劣势。
第二十一天,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