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282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2.26
面质(三级技能)解释:又称“质疑”、“对峙”、“对抗”、“正视现实”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从字面看,面质比较直接,语气比较强硬,态度有挑衅的意味,语言潜在教训、职责等,不易被人轻松地接受和认可。咨询师什么时候可以使用面质?书上讲当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2.言行不一。3.前后言语不一致。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使用面质的目的:1.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激励求助者放下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面对自己,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行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一致。4.使求助者明确自己所具有而有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自己作面质,而这是求助者心理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咨询中使用面质技术务必谨慎、适当。面质具有一定的危胁性,要根据具体情境尤其是咨询关系建立的程度,选择适当的用词、语气、态度,否则使用不当会给求助者带来伤害或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注意事项: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即不确定的语气,如“似乎”。
以上是传统咨询中,面质的使用,如何用及注意事项。而SFBT讲,在咨询中用“澄清式自我揭露”和“温和挑战”替代面质。同样从字面来解读,“澄清”和“温和”给人的感觉就柔和了许多,不会让人产生尴尬、排斥、突兀或无法招架状况。“澄清”即弄清楚,消除混乱和模糊之处。“温和”其实就是使用软化语言,带着真诚去询问,如刘老师课堂上常常演示的语气与表情完美结合:“我理解的不一定对……”、“有可能是……”、“似乎是……”、“我不太确定是……”,让求助者容易接受,进而反思是否存在矛盾和不一致。SFBT强调“澄清式自我揭露”澄清是手段,目的是引出求助者的目标导向与优势观点。SFBT理念,没有抗拒的求助者,只有不够专业的咨询师。当求助者出现“抗拒”,要么是咨询师没有贴近求助者的需求与目标,要么咨询师太着急了,同求助者没有聊透,求助者的思绪跟不上咨询师的“脚步”,要么是求助者还对咨询师有所顾虑,所以课堂上老师一再强调,咨询要慢一点,再慢一点,注意细节。SFBT咨询师在咨询中始终扮演的是“水引子”的作用,主角永远都是求助者,求助者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