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水木年华
就在启程的时刻
让我为你唱首歌
不知以后你能否再见到我
等到相遇的时刻
我们再唱这首歌
就像我们从未曾离别过
别害怕现在的离别啊
微笑着挥挥手说再见吧
明天就等在
下一个路口
再远的风景啊
我们会到达
伴随着最初听到的这首当年的流行歌和哥几个一起的陪伴,从黄昏饮酒到深夜,气氛总会在酒精的左右下达到高涨和亢奋,我们伴着酒唱起了那首启程的歌,这也算是毕业前大家最后的一次在大学的相聚,只是这次送走的第一个却是我。虽然离别总是伤感的,但还是要迈出这一步。凌晨三点的校园,出奇的安静,沉睡吧,我背起行囊,坐上了一趟通往北方的列车。
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远行,都说旅途难免艰辛,这次确实验证了艰辛,其实沿途的风景确实很不错,只是我缺少了颗欣赏的心情,
鬼知道,从西安开往北京的绿皮车走了十八个小时,从下午到第三天的凌晨三点中,没有一次兴奋和憧憬,因为站票呀,车厢几乎集满了人。我只能在两个巴掌大的地方站立着,无尽的等待着,这一站就是十八个小时,天知道短时间是如何度过的。这一次让我明白了,生活本来就是不易的,能坚持走完已经很不错了。凌晨三点到达北京,诺达的广场,我已不变东西南北了,没辙,只能买了几张报纸,铺在广场有人的地方,想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一样,振着行李,凑火对付几个小时,。这样宽广的广场四面八方处处是马路和霓虹灯我来不及欣赏,却又点莫名的新鲜感,。
你一年我二十三。
第二天辗转几次汽车,终于在有一个凌晨三点到达了,我来到了一个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异乡,却没有后悔和思念,因为和大家一样,这是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我已经忘记了疲惫,诺达的施工场地,依然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干活施工,进进出出的混凝土车,掀起一阵尘土,。从哪一可起。我知道。原来当初的专业,所面对的就是如今的场景,
第二天工地给安排了师傅带领我熟悉工作环境,本人也如愿的当上一名实习技术员,
呵呵。
再后来的几个月中,我所体会到的工地就是一帮大老爷们,每天重复干一件事,机械是的重复,每天要和各种钢筋混凝土为难。没有假期。几乎无论刮风下雨。这就是建筑人,也是可爱的一帮老爷们。
早起晚归。加班施工,已经是哦我每天要去面对的,简易的工房,是每天我起居的地方,美美看到工人们。有年老的。有小屁孩打杂的。有两口子一起的,有睡项目工放的领导。有睡帐篷的钢筋工。有睡集装箱的父子了。有偷偷耍懒的技术员。
工地其实也算是一个非攻合作的社会。每个工种聚集到此只为完成,最后的目的,
也许是出于好奇,我经常会和所负责的,施工方工人聊天,问东问西,记得当时有八台大型的旋挖钻机。四个河南的四个辽宁的,每个机子都配备一个集装箱,用来给工人提供住宿和做饭的地方,环境也相当恶劣,。犹豫集装箱不透风美美过去,都散发着一股疑问。着实恶心,。我在想这就是他们每天要休息的地方。
另一个队伍是钢筋工一行有八个人男男女女。在工地中央大气帐篷。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八人睡一个帐篷里。而且用稻草垫底,上面铺桌散发桌疑问难免被。临近冬天的辽宁。寒风凛冽,估计够这些工人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