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课堂No.1: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好娃(上)

大家好!我是七彩小学心理帮帮主!今天我们更新线下家庭教育课堂第一课: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好娃。

关于这个主题,一起有4个方面,这是育儿的基础框架,可以运用于任何育儿情景。(今天的文字部分只是呈现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下周三更新。)大家需要多去反思,多问问自己。涉及到具体的育儿疑惑,在答疑环节会有回答,因涉及隐私,就不在这里呈现。如果阅读文章的你,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

第一部分:人际互动的四种能力。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育儿的基础。关系好,孩子能听到你讲话,能进行深入思考或者服从,这时,你才能引导孩子,施加你的影响力。关系不好,孩子不会听你讲话,比较常见的,你一开口,孩子不耐烦地说知道了,或者当做没听见,或者门一关,该干啥干啥。

搞好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那我们从哪几个方向入手呢?

首先,要提升你的观察能力。观察得越细致,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越多,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我们越能够展现出理解和看见孩子的一面,孩子就越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我们都会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所看见和理解。

在和孩子接触的那一刻起,你需要去观察孩子:整体状态怎么样,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大踏步,还是低着头慢慢走,还是缩头缩脑,犹豫不决?面部表情呢,开心、沮丧、难过?外表整洁吗,头发有没有乱,脸上干不干净?孩子开口讲话,声音是低沉的,还是声调高昂?……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状态,很大部分家长就会改变与孩子的互动。比如本来你接了老师电话,心理憋着一团火,想好好教育一下孩子,结果,看到孩子垂头丧气,畏畏缩缩地来到你身边,你还会忍心苛责他吗?

当互动改变了,于孩子于家长,都是全新的体验。新的体验增多了,双方就更容易找到适合目前状态的相处模式,关系也就融洽了。

其次是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如果说观察力是对外的,那觉察力就是对内的,觉察自己的情感情绪,感受想法,行为模式等。

还以刚才的例子为准:有些家长看到畏畏缩缩的孩子,心疼的不行,心理的怒气会即刻烟消云散,抱抱孩子,安慰孩子;有些家长就会不一样,看到孩子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出来,“看你那个样子,我看着都恶心,好的不学,倒把你爸那个死样子学的很像!……”

家长不同的反应,对应的就是家长不同的内在。这一部分,需要家长去关注。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生气,并不是当前那件事情引起的,而是过去不少事情,不少人的情绪的叠加。你好好想想,秋后算账,是不是很熟悉?你对孩子的指责,是不是包含了对爸爸/妈妈/自己的不满?

再次就是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一方面是指人的理智部分,也就是情绪管理得好。当我们理智还在的时候,处理问题就会变得不一样。很多家长,头脑一股热,打骂孩子,结果冷静下来,心疼的狠,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如果当我们遇到孩子的事情的时候,理智尚存,哪怕是部分陷入情绪中,也不会总是后悔自责了。

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如何思考和分析。比如孩子遇到问题了,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来思考和分析?孩子遇到的具体是什么问题(详细列出来)?这是真的出现问题了,还是孩子正常发展阶段出现的情况?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怎么样来减少这些影响?其它家长有遇到吗?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最后一个就是表达能力了。我们侧重心口如一的表达,就是你心理是怎么想的,你感受到的是什么,那在表达的时候,就如实地表达。

还是来举个例子:在商场中,不小心孩子走丢了。你是不是会很担心,很着急?然后孩子找到了。那你怎么和孩子交流这件事情?有的家长,狠狠地责骂孩子“让你小心跟着我,让你不要乱跑,你怎么就不听呢?”有的家长会搂住孩子,失声痛哭,手慌脚乱地说话;有些性急的家长,见到孩子,就上手了。

我们来思考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心理体验是什么呢?他是不是很担心?害怕?但是他表达出来的又是什么呢?如果表达的和心理体验到的不一致,孩子接收到的是什么呢?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当他看到父母这样的表达之后,他又会怎么想呢?我一直很喜欢《哪吒:魔童降世》里的李靖夫妇,他们的表达,可以说是心口如一的表达了。大家觉得有用可以看看。

第二部分:改变的闭合回路

这个回路,是我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得出来的,分享给大家:

复盘---调整----反馈---实践---复盘---

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我们当下会有一个处理。有些家长仅限于此了。其实我们还可以做更多,我们可以像对待工作一样,在心理复盘,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我们去复盘的时候,我们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的,可能就会注意到很多当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些细节给了我们更多的材料来理解孩子。我们可以时候做一些弥补措施,或者在下一次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去调整自己和孩子的互动。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调整的基础。反馈就是当我们的复盘不够彻底,我们可以向朋友、宝妈、老师请教学习,或者看书本等。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就是外界给了我们反馈。这可以作为我们调整的第二个基础。

有了这两个基础,我们在实践的时候,就会变得和之前不一样。可能这些变化是一个细微的变化,甚至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但我们的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到你的不一样。当你不断地这样去做的时候,孩子会对你产生一些信任,可能他就会告诉你,怎么样的互动他会更舒服。

好了,今天的文字部分就呈现这么多了。下一部分主要是围绕“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和“家庭成员的结构与关系”两部分展开,敬请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返程的行囊,让我有了背包客的味道。 来看岳阳楼,看小时候在书本中遇见的美景。 那么蓝的天空,我还在岳阳楼下留影,留...
    松梅子扬阅读 3,146评论 0 7
  • #周检视 #第19周二阶北京至义乌返程高铁️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本周的关键字是50强,2阶和总结计...
    做努力向上的蜗牛阅读 1,345评论 0 0
  • 行走江湖,不仅要会真工夫,还要一把称手的兵器,勇者爱刀,智者爱剑,你看那流星蝴蝶剑,倚天剑,莫邪,鱼肠,太...
    游游侠阅读 3,269评论 6 6
  • 我相信,所有HR的伙伴们都非常认同“HR要懂业务”这句名言。不仅很多HR的前辈和大咖们分享交流了这方面的心得,而且...
    上海Jimmy刘阅读 3,63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