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幸福日,一起努力做的幸福的人

万能的网络,让大家知道了原来3月20日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世界幸福日。

科普: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

想到了几年前,央视节目,记者满大街拉着人问,你幸福吗?是想让大家都说,现在国泰民安,日子好过,所以都很幸福吗?有个大爷楞了一下说:我不姓福。

这个梗广为流传,因为幸福被追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幸福的人,满脸写的都是如意,眉目舒展,嘴含笑意,一看便知。

什么是幸福?

积极的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简单搞笑的话语里富含哲理,包含了几层内容:

1明确自己需要什么

猫需要鱼,狗需要肉,奥特曼离不开小怪兽

2目力追求实现目标

找鱼吃,找肉吃,找怪兽打

3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不和别人比较,给猫吃肉,给奥特曼吃鱼,他们也都不会开心。当然,狗也打不了怪兽。

消极的人说:人生就是不断的追寻目标时的痛苦,和实现目标之后的失落,两者之间徘徊,中间难得的间隙是片刻幸福。

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可是,有了自己值得奋斗的人和事,再辛苦,也会成为甜蜜的回忆。

从国际上排名看,我们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实在是很低,排名前七的国家分别是这几个:丹麦、瑞士、冰岛、挪威、芬兰、加拿大、荷兰。


看看,英国、美国之流也没有上榜。因为国民收入虽和幸福有密切关连,但心理和社交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也是幸福关键。

工作也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好工作意味着高收入,带给人们自尊、相应的社会地位,与个人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就业率越高,其国民的幸福感也越强。

此外,交通,医疗,环境……和人息息相关的很多方面都决定了人的幸福程度。

有些条件是我们个人所不能改变的,那么从力所能及的方面谈谈,怎样做才会更快乐、更幸福呢?

1多吃水果和蔬菜

研究人员的实验表明,吃水果和蔬菜越多效果越好,但也有一些最佳量,那些每天吃约5份水果和5份蔬菜的人最快乐,再多了效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尤其是水果中的香蕉,被称为“快乐水果”,这也是猴子上蹿下跳,无比快乐的原因吗?

2适当吃甜食

甜食里的单糖和面包里的多糖都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帮助人们平衡、使人更易入睡,并能减轻人们对痛楚的敏感。

所以,适当吃点甜食,能改善不良情绪,不能因为减肥统统戒了哦。

3足够的社交

不是无奈的应酬,而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沟通、交流,足够默契的话, 什么都不做,静静地陪伴也足够令人心安。

有研究称:“说废话的人快乐多,说话90%以上是废话的人,他快乐会多,低过50%废话的人,快乐感便会不足。”

好吧,我理解北京人见面就问:吃了吗?其实也不会请对方吃饭,但是大家还都挺高兴的原因了。

4加强运动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曼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的水平显著下降,而愉快程度则会显著升高。

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

只是为健康找想,也应该多动动。所以,动起来吧,陈慧琳的《谈恋爱不如跳舞》估计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5多陪伴家人

良好的家庭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心情。很难想象一个人工作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家里闹腾不停,永无宁日,又能有多开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家都和谐安宁,自然就心情舒畅,国泰民安,出门不会遇到那么多暴躁易怒,情绪极端的人了。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可能不同。

卡耐基说:要记着,幸福并不是依存于你是什么人或拥有什么,它只取决于你想的是什么。

苏格拉底说: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林语堂说认为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

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

三是听爱人讲情话;

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其实幸福很简单,有爱、有牵挂就是幸福, 即使受点委屈,辛苦打拼,心里依旧会有暖暖的感觉。

世界幸福日,希望那个每个人都平静踏实,能从普通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小小的幸福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