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聊颐和园长廊故事。
过邀月门后,长廊第一间北侧有一幅人物故事画。画面中端坐两人,站立一人。面向画面外坐着的人,位于画面正中,体形比其他两人略大,头戴白玉冠,身着紫红色长衫,腰悬宝剑,双手拱拳,一副虔诚的样子;背对画面外的人,头戴逍遥巾,身着青色布衫,右手拿一把羽扇,左手指着站立人手中所举地图,在向对立坐着的人说话;站立的人,处于画面边缘,明显是名童子,双手举着一幅图。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能猜出来这幅画的大致内容。它就是《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中的“隆中对”。画中面向画面外的人正是刘备,与他对坐的人是诸葛亮。
正像陈寿在《隆中对》中所说,当时诸葛亮虽满腹经纶,自比管仲、乐毅,却无人赏识,只能在南阳的田里耕种,过着逍遥自在的贫民生活。皇叔刘备也正寄人篱下,在新野小镇屯兵求发展。两人都是胸有大志却又非常不得志的人,都渴望早遇名君(贤臣),实现人生理想。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心想灭掉刘备的曹操,没想到反被刘备的谋士单福(徐庶徐元直)用计取得了樊城。曹操就让程昱用计骗徐母,逼迫徐庶进曹营。徐庶临走前飞马荐诸葛,并一再对刘备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随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按徐庶所说,三次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和诸葛亮分宾主坐定,刘备就直奔主题:“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意思是说,大汉江山马上就不行了,乱臣贼子胡作非为,我想为天下人伸张正义,可是办法不多,先生有什么好主意。
诸葛亮早有准备,让童子打开自己绘制的“诸葛版中国地图”,自如地答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意思是说,现在曹操和孙权基本大势已定,只有刘表和刘璋等人占领的荆州、益州这些地方,咱们还可以动动脑子,如果能拿过来,加上您皇叔的威望和人品,天下可定,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刘备一计,恍然大悟,连声说:“好!”并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共同来完成这份大业。
刘备对关羽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本来也没打算就这样老死在隆中,加上自己的想法又能够完全实现,何乐而不为,自然也就追随刘备。
刘备诸葛亮两人情好日密,加上关羽、张飞、赵云的尽心辅佐,以及各种机缘帮助,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鼎立局面。
J"���#M����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