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这话不知打哪来,但是确是十分有理。在身边实实在在的感受过,会说、巧说话胜过千言万语。
1、送礼?试吃?
年节将近的时候,公司采购了一批礼品去拜访周边合作的伙伴,其实不是什么大礼,都是些吃喝饮用,就是为了应景、赶上年节,相互促进往来关系而已。
给部门几个主管都分派了任务,每人几份去送。
两天过去了,领导来问候送礼结果,A主管:“差不多了,还剩2家没送完。”
B主管:“人家都不收礼啊!”无奈的挠挠头,尴尬的笑着,表示胜任不了这项工作。
领导无语的离开,撂下一句“自己想办法,尽快完成!”
A:“你啥情况?”
B:“人家压根就不收,见都不见我啊!”
这时A掏出手机,“王主任,您好,最近快年节了,您这边工作也都不忙了吧?... ...”简短的寒暄了几句,切入正题“我这有两盒小食品,自己公司产品,想让麻烦您给帮忙做做宣传,帮我们推广推广.... ... ”
简单几句,对方其实也感受到意思了,好过干巴巴的“哎,王主任,过节了,我给您送两盒礼品!”
顿时受教了!
2、“老板请涨工资!”
小W和小G是同岗职位,工作兢兢业业,能力都不错,老板也很器重两位。
但是来公司时间也很久了,薪资一直还处于初入职状态,两人都想要调薪,通过各自的对话得到的了不同的结果。
小W:“老板,我来公司也两年多了,一直干的也挺好的,工资该调整一下了吧?”
领导:“公司会有相应调整的,放心吧!”一句话,也就打回去了,次次说次次这样,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小G倒没有直接找领导去说加薪,在项目结束的时候,领导说:“小G干的不错,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
小G接住了这句话,“领导,我希望这句话能体现在我的薪资里。”笑着回答,也不尴尬,轻松玩笑间就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领导爽朗的笑着离去,不久小G工资有所变化,公司没有亏待他。
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语言表达诉求的,但是说话不是平铺直叙吐露就好,还是要有技巧性,才更为容易的让听话的人接受。交流的彼此也都不尴尬,反倒能给起到一定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