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
4.1.067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068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069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070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5.07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072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7.073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8.074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9.075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10.076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077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078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3.079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4.080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15.081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082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08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8.084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085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086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087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088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3.089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090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5.091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092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本篇共二十六章,除了末章,其他基本上是孔子简短的言论。本篇从一开始就集中在仁的话题上,孔子认为仁是礼乐得以实施的根本,所以本篇接于以论礼为中心内容的《八佾》之后,依稀可见结构上的一点联系。如果说关于礼的内容,孔子更强调对西周制度的承袭,采取的是“述而不作”的态度,那么在仁的问题上他则多有开创性的理论建树,使得“仁”成为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哲学思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但另一方面,仁作为道德修养,又以各种表现形式,随时随地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孔子自称“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用“忠恕”二字作了解释。后人对这一章有诸多解说,甚至有以禅宗传授心印来拟之者。其实“忠恕”所体现的就是仁的精神。钱穆先生说:“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又说:“而言忠恕,则较言仁更使人易晓。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尽力。”(《论语新解》)这一说法比较妥切,“至高之德”与“当下之工夫”也准确地概括了仁的表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