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第十五章至十七章复盘 - 草稿

【读书笔记】:

1.曾国藩选择李鸿章接替他,看重是是李鸿章的综合素质以比其他人高。李鸿章也有缺点,身上有粗野之气,重视行动而不是思想,但曾国藩选择接受,因为没有完美的人。

2.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后,曾国藩仍然尽心尽力为李鸿章出谋划策,毫不保留。

3.社会中爆发反洋运动,曾国藩身体抱恙但仍然选择去为百姓,为国家去平反运动,在出发前为儿子留的遗书:人这辈子,最难去除的是嫉妒和贪求。所谓“不忮”,就是克制自己的嫉妒心。“不求”,就是克制自己的贪求心。希望曾氏后人能克掉这两点,做到“心地干净”。同时,曾国藩面对难断的案子,为了大局考虑处决了20余名罪犯,但没办法查明原因,曾国藩在处决后暗中给他们的家属500两作为抚恤金。

4.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5.曾国藩一直在为清朝效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由于过度劳累,身患多病而死。

【收获新知】:

1.在官场中,政治上有时候很难做到把一件事做得很好,这个时候要坚持的东西是原则,曾国藩面对没有办法查明真相的案子,为了公正,为了大局,选择处决这些罪犯。

2.当领导选接班人时要重视他的综合素质,但不能求全责备,要求完美。

【改变旧知】:

1.以前对选接班人没有什么概念,认为只要他愿意,表现积极就可以,现在觉得要考虑的方面挺多的。

【接下来要做的事】:

1.修炼硬本领。

2.原则是第一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