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试图抓住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但好像难以抓到适合自己的那把。
其实,听很多成功的讲座和书籍,都不如身边的发现来得要真实和鼓舞人心。
今天,老胡借身边三位在各自领域较为成功的故事,尝试着给职场朋友们呈现他们的特质,从而借鉴到自身,节省一些探索的力气。
仔细翻看了朋友圈,高管朋友很多,但这三位朋友,可以说是老胡亲眼看着他们如何一步步走上高管之位,也许剖析得不够准确或者全面,但仅仅在老胡看来,他们的确具有各自成功的特质。
人物一:云总
性别:男;
年龄:42岁;
学历:本科;
专业:国际贸易;
现任:某跨国企业中国区总裁
成长轨迹:
1.大学毕业,进了一家机械类制造的国企,担任销售工作
他一进入公司,就给人一种感觉:这个人好像就应该在这个公司工作。
他拜师傅学技术,自己没日没夜地学公司相关技术资料,最终技术达到了工程师水平。
他想跟着老销售出去学,人家不带他,他就厚着脸皮跟着,拎包、倒水,赶也赶不走,骂也骂不走,直到最后带他一起拜访客户,回答他的各种问题。
2.入职3年,公司遇到困境,到了卖地的境地
在此期间,他的同学们已经在贸易公司里赚得盆满钵满,有些已经自己创业成功,开着豪车到处请老同学吃饭。而此时的老云还依然坐着公交车,但他脸上一直是淡然的笑容。
公司遇到了困境,产品线陈旧,销路打不开,还好有几块地,一块块地卖还能撑几年。
老云主动请缨去拓展销路,他带着几个年轻人参加各种贸易会,除了不停拉客人来讲解,还一个展台一个展台地去推介公司及产品。
有个老外来到他们的展位上,问了很多问题,个个切中产品存在的瑕疵,别的业务人员面面相觑,不敢回答。
老云却保持满脸微笑地进行解释,承认了目前产品的缺陷,但也相对有适应的市场,更是与这个老外坐下来讨论一些技术参数,顺便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
3.入职5年,挽救了公司业务,却遭遇抛弃
老云这种努力下,公司没有给他任何职务,高层似乎已经没有心思经营,只是默许他在带着几个年轻人到处拓展市场。即使这样几乎没有支持,公司已经持续两年扭亏为盈。
正当老云感到有希望,想建议公司领导大力整改技术能力,一举拿回市场的时候,却突然得到了公司改制被卖掉的消息,一个机械类的企业,却变成了民营的房地产公司。
老云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缓过劲来。
4.机遇来临
就在老云正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电,居然是那个交易会上认识的老外。
其实,这个老外就是一家同行业国际公司的负责人之一,他们正准备开展中国市场,问老云是否愿意做首席代表。
老云懵了,首席代表,整个国内团队由他来组建和管理。他不敢相信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正准备推托,老外说:“云,你这些年的努力,其实行业里的人都很清楚。虽然你的职位不高,但你的专业能力比很多工程师还要强,公司没给你任何职位,你却能带着几个年轻人到处拓展业务,这说明你具有影响力,且有应对困难的能力,有优秀的工作态度,正是我们国内业务负责的最佳候选人。”
_
记得那是2005年的一个冬日,接到老云的电话,他很淡然地跟我说了这些事。
衷心地恭喜他之后,老胡很八卦地问了他待遇如何,同样很淡然地回答:“月薪固定税前5万,其他浮动是绩效。”如此的淡然,你想像不到一个月前他只拿四千多元。
老胡对他的特质认知在于:绝好的心态、深度的学习、尽力突破的行动。
老云现在已经是国内的行业大拿,全球飞人一个。
人物二:珺总
性别:女;
年龄:39岁;
学历:本科(后读MBA);
专业:国际贸易;
现任职位:某著名互联网公司VP
(主板上市企业)
认识珺总很偶然,早在2004年的时候,一个朋友介绍的项目,她是接口人。
老胡对她的最初印象并不是太好,一个女生却不修边幅,牵头市场研究项目却丝毫不懂,不要跟她谈方差分析或者聚类分析,她只听得懂样本、问卷,连甄别问题都不懂是什么。
这样的一个项目接口人,却用了不到8年,成长为上市公司的VP。
回顾下来,她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
懵懂,却啥都敢做
老胡认识她的时候,就是在这个阶段。
这是一个被朋友“坑”的项目,去辅导珺总所在的团队完成一个大型市场研究项目。甲方是一家著名的地产公司。
老胡担任顾问,却发现团队只有三个人,一个是珺总,啥都不懂,另外俩是她招来的,更是一问三不知。
现在谈起来那段经历,还经常笑话她是属于瞎猫碰死耗子,一个“傻老板”,就把重要项目给了她这个“傻”下属,最后项目居然还做得特别好!
老板也是个狠人,那个时候项目多得忙不过来,接下这个项目后,才招聘了珺总,就直接扔给了她,让她根据客户要求完成就好。
这可是几百万的业务啊,就这么随意?
但老胡却逐渐庆幸有她来做配合,因为超强的执行力和沟通力。
她的基础是差,可是项目中的甲乙方以及我这个顾问方,总共三方人员,她都相处得游刃有余,交待的事情从来都是没有任何折扣地完成。
一个零基础的人,就这么“傻乎乎”地做下了一个省的业务。
阶段二
迅速提升管理能力
业务能力提升上来了,老板给了项目总监的职位,带的人也变成了二十几个。
珺总渐渐感到自己那强大的沟通能力也无法hold住了,每天特别累。
老胡建议她去读了MBA,也经常在合作的项目中给她开小灶,讲几门课的工具应用,例如:
▷《全面项目化管理》,教她怎么设计责任矩阵做好人员配合,怎么通过路径图来进行监管和优化,怎么进行项目评估以及汇报……
▷《MTP管理者综合技能提升》,教她基本的管理模块,从团队建设、角色认知、授权管理,再到沟通管理、激励管理等等,开始懂得团队工作不能只靠自己跑来跑去的救火… …
▷《结构化思维》,教她如何系统性地制定策略、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写作与表达… …
她就像个海绵一样,全盘吸收。并且简单的工具,她并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看明白了就好,而是琢磨着一定要找到机会在工作中实际应用才肯罢休。
所以,她的管理能力,是完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至于当上副总裁后,最拿手的辅导下属方式就是拿起笔和纸面对面利用工具进行分析和讨论。
阶段三
成功晋升
这样的人才,一定会进入猎头的视线。
很快,珺总被挖到一家互联网平台公司担任项目总监,也正式从小女孩晋升为“总”。
她继续发挥了“傻乎乎”的拼劲,帮助公司业务连续三年翻番,直到成功上市。
在她37岁那年,担任公司副总裁。
_
这么多年的相识,老胡认为珺总的特质就在于:敢于承担,在遇到瓶颈时懂得了利用学习和掌握的管理工具来升级。
人物三:石总
性别:男;
年龄:35岁;
学历:本科(后读MBA);
专业:人力资源;
现任职位:某国资集团公司二级企业董事长
(主板上市企业)
老胡与石总的认识,可谓不打不相识。
当时,石总毕业刚入公司没多久,就被选入骨干青年队伍。而当时老胡担任他所在集团的管理顾问,项目组里有副总裁、董秘、部门老总,以及两三个他这样的年轻人。
每次开会,他都敢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甚至与大家争论,令老胡觉得这家伙怎么是个刺头呢?
但“刺头”现象的背后,是他的思考能力,所以一直发展比较顺利。从专业岗轮到了人力资源部,工作非常出色,又去了业务部门,还被提拔为集团董事长秘书,最终同时担任几家二级企业董事长,此时他才35岁。
因为大家多年下来,已经是很好的朋友,所以老胡对他做了三个特质的归纳:
第一
海量学习的能力
石总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从他的嘴里总能听到各种知识点,最新的概念他一定最先知道。
学习能力强的人是很恐怖的,他可以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知识,并且做到最大化的理解。
经历得多了,学得多了,积累下来就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知识量,信手拈来的自信则远非常人能及。
第二
系统结构化思考能力
学习能力强,还需要系统能力。石总看似什么都知道,但他并不是碎片化的,每次开会都能提出结构性的框架,让人无从辩驳。
你在讲一个点,人家用一个框架来应对,谁赢谁输,一目了然。在高层面前,自然也就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和有能力的判断分。
尤其是他还特别的努力,经常在办公室熬到凌晨一两点,自己在白板上不断地验证着业务运营的逻辑思路。
所以,当已经领先你的人,还在发狠比你努力的时候,是后进者的悲哀。
第三
强大的表达能力
一个人要会做事,还要会表达,这非常重要。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石总都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
☞很多中层管理者都让下属帮自己做ppt,可石总从来都是自己做,甚至帮人做,最终成长的一定是他。
☞遇到领导要求上台讲话的机会,有些人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可石总一直都是爽快站出来,洋洋洒洒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锻炼获得也是巨大的。
年轻,又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肯努力做事的人,如果得不到提拔,那只能说运气很差了。
很显然,他的运气并不差,也不算特别好,35岁的董事长靠的是自己。
以上只是看到三位成功人士的特质,还有很多看不到的汗水。
萃取经验的学习就是成功的一种捷径。
我们将诸多成功的例子,以及数百家企业人才发展中的实践经验,设定了八个模块的系统化提升内容,包括:
由于职场人的时间压力大,我们设计5分钟讲明白一个知识点,然后用一天的时间去体会和思考、行动,给到职场人学习的最佳性价比!
赋予自己系统化的八大模块学习,每天只需5分钟,发展的机会随时可以开始,就等你按下启动键。
关注公众号“胡言非语”,点击栏目中的“胡浩讲课”,点击“5分钟管理课”,即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