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呼兰河,在这本书里指的并不是一条河,而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属的一个小县城,也就是作者萧红的故乡。
萧红的一生非常短暂,31 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她只写过几本书,却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是文学界公认的天才;就连一向挑剔的鲁迅先生,都非常欣赏她,和她结为忘年之交。
关于呼兰河的回忆而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呼兰河传》呢,可以说是萧红最重要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萧红简单地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可就在这看似简单的回忆里,埋藏着一百年前我们国家最真实的样子。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个时候的中国,到底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事情。
在这座名叫呼兰河的小城里,住着一些平平凡凡的人家。
可是,他们却过着一种你很难想象的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有多差呢?我先给你说件事儿:当时,呼兰河城的人们,都吃一种得了猪瘟的死猪肉。
得了猪瘟的肉怎么能吃呢?吃了会被传染的。
但在呼兰河城里,这居然成了一种潮流。
有时候街上忽然卖起便宜猪肉了,大伙儿就一传十、十传百地赶着去买。
买来的猪肉呢,上头青一块紫一块的;大家心知肚明,知道这是得了病的死猪肉。
但谁都不说,假装它不是。
怎么假装?巧了,呼兰河城里有个一米多深的大泥坑,经常淹死动物。
虽然猪并不常在街上走,不太容易被淹死,但大家都一口咬定:一定是大泥坑淹死了猪,主人家才把死猪肉便宜卖了。
这样一来,既能吃到心心念念的猪肉,又假装没有吃出病来的风险。
你看,为了一口肉吃,呼兰河城的人们就能自欺欺人成这样。
这说起来又傻又可怜,但你有没有发现,他们倒还挺快乐的。
在这个故事里,他们是欢欢喜喜地做了一件可悲的事情。
说完了呼兰河人吃瘟猪肉的事儿,他们有多贫苦,你肯定已经感受到了。
地主和租户生活的千差万别但呼兰河的人也不是全都这么贫苦。
萧红就是个地主家的小姐,她小时候呀,不光不用吃瘟猪肉,还有一整个儿的烤乳猪吃呢。
而且,这猪还不是她家的,是别人家的。
当时,有头小猪不小心掉到井里淹死了,萧红的爷爷说,要不给我孙女吃了吧。
一听这话,猪的主人赶紧就把猪让了出来。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那么穷的地方会有人这么大方呢?诶,这就是我马上要给你讲的地主的权力。
地主,顾名思义就是土地的主人。
这个词儿,你以前可能也听过。
但地主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知道你了不了解呢?这么说吧,古时候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呢,就是种地。
那么,每朝每代的皇帝们,都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土地尽量公平地分给老百姓。
可土地分完之后,皇上管不了你家的千秋万代呀,大家过着过着,就出现了差别。
有的越过越好,有的越过越糟——比如说家里有人忽然去世,这个办丧事的钱拿不出来,怎么办?少了一个人干活,地种不完又怎么办?这个时候啊,人们可能就会选择把手里的地抵押给有钱人,去换点钱来度过当下的难关。
一来二去,有钱人手里的地就越来越多,没钱的人连地都没有,就越来越没钱。
那这拥有了很多地的有钱人,不就成了地主咯。
地主家的地,多得种不完,他们又可以租给没地的穷人去种,自己收租金。
没地的穷人种着租来的土地,这唯一一点糊口的东西都是地主给的,当然得看着人家的脸色过日子。
如果这地主心肠不好、脾气也坏,那真是可以胡乱欺负人。
咱们说回到萧红家。
既然她爷爷是地主,要人家一头死猪也就不算太过分。
在萧红的回忆里,她爷爷还挺善良的,经常愿意帮助自己的租户们。
而说起这些租户来,又有两个感人的故事,我不得不告诉你。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磨工。
磨工,就是负责把食物磨碎的工人。
我们平时做馒头、压面条用的面粉,是把小麦粒儿磨碎得来的。
总之,这是一道很常见的食品加工工序。
在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人们都是用一套巨大的石磨来磨面。
石磨太重了,又需要驴来帮忙,于是就有了一种专门的工人,养着驴,管着驴,天天指导这驴干活儿。
磨工冯歪嘴子在《呼兰河传》里就有这么一个磨工,叫做冯歪嘴子。
冯歪嘴子是个很本分的人,成天待在磨房里干活,连门儿都不出。
春夏之交,园子里各种植物纷纷长起来,几束黄瓜藤长得茂盛,把磨房的窗子盖得严严实实的,冯歪嘴子就好像与世隔绝了。
可是,他不嫌寂寞,就愿意这么一个人待在磨房里;偶尔萧红来看他,他就问问萧红:“诶,外面的黄瓜长到多大啦?”其实,黄瓜就在他的窗外,可他偏不自己出去看看。
谁都没想到,就这么本分的一个人,有一天却会闹出一桩大新闻。
他竟然呀,和一个年轻姑娘偷偷在一起了。
还没结婚,俩人就生下了孩子。
哎哟,以前的人那么古板,未经父母同意都不能谈恋爱。
生孩子?那就更加接受不了了。
大家不会为他们的爱情感动,只会觉得他们的道德有问题,简直不配活下去。
果然,消息一传出去,冯歪嘴子的老板,也就是磨房的主人,马上就要把冯歪嘴子一家赶走,嫌弃他们是“不干净的人”。
冯歪嘴子只能向萧红的爷爷求助。
萧红的爷爷同情他们,就借了一间空屋子给他们暂时住下。
虽然有了住的地方,可这屋子却并不保暖。
冬天时,室内都冷到了零下好几度。
于是邻居们又开始纷纷猜测,说,这冯歪嘴子家的小婴儿是不是快要冻死了。
为了一探究竟,他们没事儿就跑到冯歪嘴子家的门外打探,一听屋里没啥动静,就开始造谣说:“果然!孩子冻死了!”再不然,哪天邻居们看到他家床上有段绳子,就到处说冯歪嘴子要上吊。
总之,冯歪嘴子就这么一直被取笑着过了下去。
他既不跟人生气,也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变得悲观,而是默默地找办法活下去。
比如,到处帮人干活,给他的妻儿挣点吃的。
再后来,他的妻子也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冯歪嘴子只能一个人照顾。
大伙又开始议论,说冯歪嘴子这回真的完了,活不下去了。
可冯歪嘴子,却压根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要“完了”。
他所想的,还是那么简单——怎么让孩子有的吃,有的穿,怎么慢慢地把孩子养大。
看到大儿子会牵驴了,小儿子会笑了,他都很高兴,想着虽然日子很难,但一天天也就过去了,而他所指望的两个宝贝孩子,也在慢慢长大。
冯歪嘴子的故事,虽然不幸运,但好在他很坚强,最后才能让我们看到希望。
可世界上还有一些事情,不能光靠一个人的坚强就变得好起来。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
童养媳短暂的一生在萧红家里,租住着一户姓胡的人家。
有一天,这家来了个童养媳。
什么是童养媳呢?就是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抱到丈夫家去养的小媳妇儿。
之所以这么做啊,是因为古时候的人们非常重视仪式,像结婚这么隆重的仪式,就要准备很多东西,花很多钱。
可一般的穷人家呢,都花不起这钱,所以,他们就想了个歪点子:从更穷的人家里,抱一个小女孩回家养着。
等到小女孩长大,可以嫁给自家儿子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地成了一家人,从而省掉了办婚礼的钱。
在《呼兰河传》里,也写到了这么一个童养媳。
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大家都叫她“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因为“团圆媳妇”在他们的方言里,指的就是“童养媳”。
小团圆媳妇到了胡家后,真是受尽了委屈。
她本来是个开朗爱笑的女孩子,一顿能吃三碗饭。
可她的婆婆却不喜欢她这样,倒宁愿她畏畏缩缩、胆小怕事。
因为,那样的人才更好管教,你说什么她都不敢反抗。
既然小团圆媳妇不够听话,她的婆婆就自认为有责任教育她,有权利打她。
婆婆把她吊起来用鞭子抽,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脚心,甚至用铁链子把她绑起来,就和牢房里边动大刑似的。
打着打着,就把小团圆媳妇打出毛病来了。
以前那个开朗爱笑的小女孩,再也不见了。
她变得老是担惊受怕的,夜里也睡不好,惊叫着要回家。
这本来是个很正常的反应。
小孩子被吓到了,就睡不好;受了虐待,当然就想回家。
可她的婆婆却怎么也想不通:小团圆媳妇想要去哪里?因为在她的思路里,这小女孩既然到了她家,那就是她们家的人了,再没有别的家了。
于是,这个婆婆就开始胡思乱想。
说到这儿,我要给你讲讲,以前的人们,是实打实地相信,这世上不止一个世界。
一个人,如果不在人间,那还可以去阴间,还可以去仙界,甚至还可以位于三界之间,不人不神也不鬼,做一个巫师。
脑洞这么一开,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吓坏了,以为小女孩口中的要“回家”,是要跟着什么神仙鬼怪走掉。
于是,他们就找了当地的巫师想办法。
结果,这巫师居然说,让小团圆媳妇用滚烫的热水,洗三遍澡,就能好。
呼兰河城的人们听着也觉得新鲜,都赶去老胡家看小团圆媳妇洗澡。
每次下水,小团圆媳妇都被烫得不行,不停地挣扎着想要逃出来;大伙儿就七手八脚地把她往澡盆里按,以为这是在帮她治病。
水实在太热了,小团圆媳妇洗一次晕一次。
三遍洗完,病更加严重了。
萧红的爷爷看不惯老胡家的做法,说过了冬天就要让这家人赶紧搬走。
可是,冬天还没过去,小团圆媳妇就死了。
她死的时候,才刚刚十三岁。
萧红的爷爷只能再给他们一块地,埋了这个可怜的小孩子。
旧社会的愚昧故事说到这儿,《呼兰河传》里最精彩的部分,我就给你讲得差不多了。
回头看看这几个故事:呼兰河城的人们吃瘟猪肉,冯歪嘴子被人看笑话,小团圆媳妇洗热水澡治病……这些故事背后似乎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以前的人们有多么愚昧。
“愚昧”和“愚蠢”不同,它不是一个骂人的词。
愚昧说的不是一个人脑子不聪明,而是说,他没有机会去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正美好和善良的。
因为不懂科学和医学,他们才会闹出吃瘟猪肉和洗热水澡治病这种令人难过的笑话来。
他们等着冯歪嘴子自杀,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坏,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个人有权力自己决定结婚生孩子的事情,也没有想到冯歪嘴子可以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活下去。
萧红是这座小城里比较幸运的人,她从小吃得起肉,读得起书,还有一个爱她的爷爷。
长大后,她离开了家乡,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当她再回想起小时候见过的这些事情,就发现了这些故事里藏着的愚昧。
她一定觉得很可惜,可惜这些穷苦的乡亲们不能像她一样得到教育;如果他们早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故事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
现在正在听着这些故事的你,其实就在完成萧红的心愿,你在一点一滴地学习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正美好和善良的。
你学过了这些之后,你就不会像故事里的人那样,糊里糊涂地做一些错事了;说不定还可以拯救他们,像超级英雄一样制止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