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常年饱受内耗折磨。
汇报工作时,看到上司皱眉,她就心里打鼓,怀疑自己出了差错;
发现部分工作被安排给了别人,她就想老板是不是要把自己辞掉;
见同事聊得好好的,她一去就走了,就猜测同事对她有意见。
然而事实上,根本没这么复杂。
领导同事对她一点恶意没有,都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人。
你有没有走入过类似的社交误区。
就是不管接触谁,总是忍不住先分析对方。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表情,就立马分析出几十种可能,
他这句话什么意思,他在暗示我什么,他为什么又唉声叹气……
想着想着,人就开始内耗。
年轻时,纠缠于这些纷纷扰扰,或许尚有余力应对。
但中年以后,再这样耗下去,就不是个办法。
所以,必须快刀斩乱麻——只表达自己,不分析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永远不要串场到别人的片场。
演好你的角色,守住自己的边界,才能唱好自己的这台戏。
永远记住:别人没说的没做的,就是没有。
把精力往回收,我们才能专注于自己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