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观看了陈建斌导演的电影《第十一回》,电影就像古典小说的回目,也像话剧的幕和场,全片共十一回,主要内容是前十回,按陈建斌说,真正的第十一回是你走出电影院,你自己的生活。电影讲述了马福礼(陈建斌饰)于30年前承认,自己故意松拖拉机刹车杀害妻子赵凤霞和李建设,入狱十五年。出狱后,某剧团以这个故事为原型排演节目,并把他定为杀人凶手,马福礼为找回尊严,四处奔波辩护,整个影片似乎是一部喜剧,却让人无法真正笑出来。
该片试图从当事人、法律、艺术等不同角度述说人生的真相,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真相的思考。首先,当事人所说的真相。按马福礼说法,他没有杀人,是车辆故障导致妻子赵凤霞与李建设死亡。他发现死亡的两人下身未穿裤子,为顾及男人的“面子”而故意说自己杀人。这一点,也只是马福礼自说自话,而且态度也不坚决,随时准备放弃申诉 ,因此无法排除马福礼担心剧团排演,让他“杀人”行为再度曝光,为了现任妻子及女儿面子,从而隐瞒当年“杀人”的真相,达到让老婆孩子生活在阳光下的企图,所以他所说的真相,也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我们也应该存在疑问。
其次,看法律认定的真相。30年前法院依据马福礼口供,证明他就是“凶手”。影片中马福礼通过律师,找法院申诉,最终法院因为没有新的证据,无法推翻当年的认定。因此这个真相只是法律依据证据认定的真相,与实际真相有多大距离,影片中说不清楚,现实中类似问题很多,我们也无法理清楚。
再次,戏剧艺术中再现的真相。围绕马福礼通过拖拉机杀人案,剧院进行了排演,在此过程中既有尊重案情的再现;也有受死者弟弟金钱赞助的影响,而改变为赵凤霞勾引李建设的再现;还有李建设占赵凤霞便宜,赵碍于情面不愿声张的再现。最后又有演员贾梅怡到赵凤霞的老家刨根问底,得出的二人恋情演绎而成的情感大戏,特别最后极力渲染拖拉下面刻着的结婚证书,让事件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说法其实也存在疑点,毕竟只有贾梅怡一个人的口述,所谓的表姐也没有现身,她自己又是一个身陷爱情旋涡角色,不排除是她按自己对爱情理解而进行的再现。艺术再现是真相吗?当然不是,而是艺术加工过的真相,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导演一千个演员也会演绎一千个哈姆雷特。
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要讲清楚这个故事真相,相反交织着现实中人物情感冲突,当事人、导演、演员出发点不同,情感波动不同,他们的叙述值得我们打个问号?或许影片正是试图通过不同视角启发观众的思考,人生真相到底是什么?你活着时或许你能讲能记下你的生活,但这个所谓讲述或记载,也掺杂着你的主观感受,并不一定是事实真相,你现在讲你过去的故事,或者过几年你再讲,随着现实生活和心境不同,结果也绝不会相同。让别人来讲你的故事,对同一事实,更是千差万别,无论是法律上讲求证据的叙述,作家们艺术加工的叙述,还是家人朋友情感叙述,真相都会不同。
人生没有永恒的真相,你不必过于执着追求所谓的真相,为了对得起在这人世间走一遭,活好人生的每一回合,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感受当下的痛苦、快乐甚至是平淡或许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