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燃情绪的做法就是直接将自己的情绪转达到标题里,影响受众的情绪,这一情绪包括气氛、悲伤、紧张、无奈、怜悯、钦佩、重念、惊喜、快乐、思念等。
人的情绪更像一只钩子,彼此间能够连接、传染,就具体的事件引发情绪波动、甚至强烈的共鸣,所以情绪类的标题带入感更强,也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转载,转发。
如下面两条:
这是谁的悲哀?!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互扇耳光
可耻的22分钟,可悲的三个中国女孩
引燃情绪的标题和制作要领:
一、确定你要引燃的是哪种情绪
引燃情绪的手段,明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最重要,我们的文案传播的目的要考虑好你要引燃的情绪是什么?
“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互扇耳光”,这个标题则一直推崇尊师重教的今天,令人震惊,但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的?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事件传递的是深刻思考,是一种焦虑的情绪。
“可耻的22分钟”,这篇文章是讲三名中国女孩在英国拍摄的一部时长22分钟的短剧里面,刻意贬低华人形象,传递出种族歧视,连外国人也看不下去现场演出。不但只是可耻、可悲而是愤怒。
二、导入身份
标题中导入身份的定位性的词汇有助于圈定引起共鸣的人群。
“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互扇耳光”,这个标题反映出的冲突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学生和老师的标签更能引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焦虑与思考。
“可耻的22分钟”里,用中国女孩也会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
三、选出能够激发情绪的关键字句
能够引发情绪关键字句有两类:
一类是文案创作者抒情式的主观参与
另一类是能够让受众自主感受并迸发出情绪的语句,这种语句往往和我们正常的认知存在着明显的冲突
例如上面那个:学生和老师互扇耳光,可耻、可悲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不怕稍有偏激,但忌煽动情绪
既然要引发受众的情绪,所以标记中稍有偏激反倒会影响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例如:该死!这个女子贩卖22个婴儿。
不过一定要注意不可煽动情绪,不能把某些不良事件中个体的职责引向群体,而仇视社会的情绪,更是要不得。
二、不要传递悲观厌世的情绪
引燃情绪的标题,应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定要记住,不可以传世传递悲观厌世的负面情绪。何况悲观厌世等负面情绪和产品的推广传播,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正面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