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司招用户运营,收到很多简历,也面试了挺多应聘者。
有些人是刚刚准备转行的在面试过程中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都喜欢把写文字放在爱好那一栏。
暂且不说用户运营跟写作有多大关系。
在面试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有没有坚持每天都写?得到的答案,排除话术修饰,基本都是:想写的时候会认真去写。
这里有个误区,因为【想写】变成前提条件,后续行为都是感到愉悦的。
如果情况变成,你想写或者不想写,都得去写,你还会把它称为喜欢吗?
这其实是有点残酷的事实,有部分人的喜欢是一种假象。
喜欢看公众号想去当新媒体人,看到好看的照片后对摄影感兴趣,想当摄影师。
看公众号或者好看照片,本质上是一种消遣行为,我们的角色是【消费者】。
摄影和写作是创作行为,是一个过程。如果你不太能接受创作中偶尔的痛苦,不能享受这个过程,说明你喜欢的只是一个结果,而非创作本身。
2.
爱好跟职业又是两回事。
爱好只要取悦自己就可以,职业需要专业。没有多少人天赋异禀,专业意味着刻意练习。
小时候我去画室学画画,整个画室大概有三十几号人,起初确实都充满新鲜感。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后面没来的人越来越多,包括我的同桌。我问他怎么不来了,他告诉我,就是觉得画得很糟糕,没什么进步。
刻意练习有时候是一件挺打击的事情,好像你花费了很多热情和时间,结果却不尽人意。
甚至的,当你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把爱好撑起一份事业时,你连这一份爱好都不太敢提及了,觉得不配爱它。
这时候失去的,不仅是想象中那份渴望的职业,还有当下爱好带给你的,某种单纯美好的体验。
当兴趣转变为职业后,它就具备了社会属性。
这时候意味着上下级的存在,甲方乙方的存在,总得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当你热爱的东西被别人指手画脚时,当你的专业被不懂行的甲方指责不专业时。
偶尔也会觉得挺失落,似乎当初不应该把它带到这片战场上来的。
3.
其实不是说,不可以把真正的爱好当职业,而是要认清什么是真正爱好。
能不能接受把爱好专业化,这个过程总有会一些刻意练习的痛苦。
能不能接受将专业化的爱好放在一个束缚的瓶子里面,这是职业属性。
如果这些都认真考虑好依然义无反顾,确实是令人期待的事情,
但往往,很多人没有走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