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研发培育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实现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美好愿景。作为一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不仅受到了我国的关注,在这个时候,世界粮农组织也对袁隆平重视有加,为他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在印度生活半年。但是当时袁隆平只在印度留了三个星期就回来了,其中缘由何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里的拓荒者
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技和经济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多粮少”问题,全国上下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少的百姓还饿着肚子。水稻是中国人的主食,水稻产量也直接关系到民生,而温饱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
10年后,中国农业专家终于找到了一种矮杆稻,可以通过栽培取代高杆水稻,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即便如此,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水稻产量的增加仍是九牛一毛。
直到1973年,袁隆平团队研发培育出“杂交水稻”,大量的水稻由此得以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粮食短缺问题。随着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袁隆平的名字不仅仅让国人铭记心中,也已经闻名于世。
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
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这样的前提下,15个水稻生产国被选定为发展和研究杂交水稻增产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杂交水稻领域的世界领先科学家,袁隆平自然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
为了让袁隆平能够尽快提供相关技术,联合国多次向中国农业部交涉,并多次强调承诺向袁隆平提供最高的外宾待遇,诚心希望袁隆平能够支持世界杂交水稻领域研究的开展,以带动个别生产落后地区的粮食生产。袁隆平认为,生产出“杂交水稻”的技术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所以它愿意服从国家的指挥和安排。
经过多次讨论,袁隆平被派往印度,向该地区提供培育“杂交水稻”的先进技术,当时印度的粮食生产是比较落后的,再加上印度的人口基数大,虽然说印度的水热条件比较好,但是当地的粮食生产问题是极为严峻的。
至于袁隆平的待遇,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条件简直是“吓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承诺是每月支付袁隆平15000美元,除此之外,还答应袁隆平在印度期间能够享受到优越的住宿环境。
20世纪90年代月薪1万5美元的概念是什么?当时,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大约是6: 1,也就是说,一美元可以兑换6元人民币,1.5万美元等于9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城市工人的平均月薪只有150元左右。
袁隆平出差的时间定在3-6个月。从水稻种植的育种周期来看,这个时间段并不长。袁隆平也欣然同意了,当时袁隆平收到合国粮农组织的器重,可以说是水稻研究领域的首席顾问,袁隆平没有让印度水稻专家失望。他首先根据中国水稻发展系统在印度建立了10个杂交水稻项目网络中心,这一网络中心的建立让印度的水稻事业的研究培育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袁隆平对于工作丝毫没有懈怠,一直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他经常视察水稻网络中心的实验基地和水稻秧苗材料,并对一些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他还培育了通过比照培育法,使杂交组合水稻的产量增加了15%-30%。这为印度“杂交水稻技术开发利用”项目的进一步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而就在印度水稻产业发展势头正旺的时候,袁隆平突然向国家递交了回国申请,袁隆平的这一举动谁都没有料想到。特别是联合国和印度,对这一事件感到尤为震惊,并派出特别人员去说服袁隆平,试图以更好的待遇留住它。
袁隆平来印度只有三个星期,只要再多留一个星期,袁隆平可以拿到15000美元。但是袁隆平拒绝了所有来说服他的人,坚持要回国。
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袁隆平为何会突然“改变”的去留,作出如此让联合国惊讶的举动?原来,在20多天的时间里,袁隆平已经完成了需要在3-6个月内完成的任务。所有的教学结束后,他没有必要留在印度了。
这二十天来,袁隆平虽然身在印度,但他的心一刻也没有忘记国内的水稻研究。让袁隆平一直牵肠的是,他的学生告诉他,他离开后的几天,杂交水稻“两系法”研究项目开始在国内启动,各位专家和学生团队经过半个多月的研究和努力,仍然没有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
袁隆平对此非常担心,在当时杂交水稻的“两系法”对科研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方向也是袁隆平一直重视和关心的。这一关键阶段的失败将极大地冲击杂交水稻的发展势头。这样一个造福国家和人民的科研项目,怎么能够被现在在印度的高薪和优越的环境所束缚呢?因此,袁隆平决心回归祖国。
袁隆平对水稻事业的热爱远远超过了他对物质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袁隆平为祖国牺牲了很多。虽然他已经90岁了,但他仍在科学前沿战斗,只是因为他心中坚守的信念——不让国人再受饥饿之苦!这就是袁隆平先生,他为祖国的水稻事业尽心竭力,将国人的温饱牵挂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