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三子说我变了,变得冲动了。其实我想说,好吧,我确实冲动了。
毕业之后,群体的生活又变为了独生子女模式,除了一部分着急结婚生子的正事青年外,大部分都进入了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独居生涯,在许多已婚人士口中,一段天堂般的日子。游离在城市边缘,放纵在世界的滑轨,没有人能约束我们;公司的领导无论60后还是70后都是一群傻X,因为他们的日子走到了尽头,而我们,想走就走。
我就是这种感觉在年初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到现在,并不后悔,在这个年纪,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其自然的发生;工作关系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的同事和你都会是好朋友好兄弟,没有了利益纠葛和防范,人类社会真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状态。
独居后生活以及个人节奏发生了隔离。闺蜜和老铁也在现在有着更强的时代符号,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一代,在时代无比美丽的彩虹下面享受着幸福的孤寂。上大学的知识或许不是所有人能学到,但大学至少是大专一定要读一个;因为那样的话,至少在你的人生中有那么一群人和你一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许多人一旦分开就真的会再也不见了,生离和死别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大部分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都只活在了朋友圈里,你也活在别人的朋友圈里;嘿,能在别人朋友圈里就不错了是不?夹层就此出现。之前获奖的那个《北京折叠》吧,赤裸裸揭示了阶层的社会。我们现在仍能生存在同一个平面,说明这个阶层还没有分离。
所以,在朋友圈中,你经常看到你想要的生活:十年没联系的朋友不温不火突然结婚了;小时候一起玩闹的同学在硅谷创业了;初中没毕业那小子现在炒股发家了;第一个单位的同事离职后赚钱给父母买了个新楼,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不会去讽刺那些发照片的人,反之我会为他们祝福啊;如果我有任何欣喜,我也会将这些瞬间发上去,收获大家的祝福抑或有那么一丝的虚荣心。但幸福背后一定有拼搏,这拼搏除了个人努力,可能还包括欺骗与黑幕,可能包括不劳而获,但这些谁都会付出代价。代价有好有坏,看自己能不能承受着起。有神论和追求不冲突,在轮回中,此一世也不可重来。看看别人发表的状态,有快乐有辛酸,如果你发不出来的话,不正说明你在一个平淡的时光嘛,多少人正在追求呢。
个人素质的提升首先要有心,对钱不追求但绝对不能缺钱。我觉得白话的太多了最近,那就写下来,一是沉淀,二是找找上学的感觉,看我说的故事有多少人听。专于一业,不纠结于一职,希望如此吧。
ps:花鸟市场买花时,看见鱼在一个个鱼缸中造型各异。这鱼缸不就像朋友圈吗?几个人凑一块,太远的看不到,太近的就放在和自己一层;鱼隔玻璃,人呢,隔得更多了。
只愿玻璃是透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