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先先
登山,不只是征服,而更多的,是挑战自我。还有,站得高,眺望的更远。
大概就是因为我身子骨小,爬山体能消耗才小吧。一直钟于挑战,可是又有点受限,因为我挑战的前提,安全第一。所以再好奇的事物,没人陪同的情况下,还是会收起自己的好奇心,虽然我是好奇宝宝,但我更加注重人身安全。
爬山,就爱挑高一点的,因为高,所以才能看得更远。因为之前在深圳工作,所以选择了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主峰海拔有943.7米,不过还有一说法说有973.7米,具体高度,这个我深究不来,反正多个几十米,少个几十米,对于爬山爱好者来说,问题不大。
登上梧桐山,西可俯瞰深圳市区,南与香港大雾山(海拔958米)对峙,向东南远眺,可见大鹏湾海面及大鹏半岛。
登梧桐山,我一般都是从梧桐山主入口进去的,因为公交直达的缘故。到达梧桐山,需要走过一条路才能到达正门。记得第一次过来的时候,看着山就在那里,可是左顾右盼没看到登山口,随着大部分人群走,懵里懵懂就跟着上山了。
虽然不喜欢从众的感觉,因为那样会让自己变得很被动,人无助的时候,最容易被动了。但是出于初来咋到,可不想无功而返,就算到最后被带错了路,我也只当欣赏了不同风景吧。
梧桐山在深圳可能比较出名,还好人群是朝着目标行走。其实有时候特别奇怪,因为每次出门,我都算起来的够早的,天还蒙蒙的,就算路途遥远,可是也还算早吧,就有一些人已经下山了。我挺好奇,到底是山太矮太好爬,还是这些人起太早,感觉他们棒棒哒。
我一般都是从梧桐山村上去,到达大平台,再到好汉坡,最后登大梧桐顶,然后走泰山涧下山。让我带你看山高云海,带你体验一下登上仙境的感觉吧。
去梧桐山去过几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那次出行,天气阴天,天气预报还说会下雨,本来有打消出门的念头,但想想,现在最不能信的是什么?是天气预报。
在深圳,不管天气预报怎么说都不靠谱,它可以指着太阳说下雨,而且还真有太阳雨。在深圳,天天播报会下雨,已经被它困在家里几个星期了。反正在深圳,不管天晴还是下雨,都记得带伞,一,用来遮阳,深圳天气有点毒,二,用来档雨,可能才艳阳高照,就倾盆大雨,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
走在山上的路并没有什么特别,大概是因为开发的比较好的缘故吧,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山顶平台。爬山是一种挑战,不像开发的比较商业化的旅游收费地,走哪都要收钱,我就喜欢这种畅通无阻的感觉,有一鼓作气之感。
其实爬山爬多了你就会发现,开始上山的人很多,越往上走,超过一波又一波的人,在中间这段路总是熙熙攘攘。离终点越来越近,你会发现人就开始多起来,因为想登顶的人也很多。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陪伴我们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只有继续向前,才能遇见志同道合的人。
就像人生,大家都壮志凌云的想努力拼搏走到最后,但有的人走到一半就不想走了,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人走着走着就犹豫了,但还是有部分人到达了终点,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我爬山,要么不去,要么就必定到达终点,人生哪能半途而废。既然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就得坚持下去,人生在于坚持,为自己加油,突破自己。
上山之前其实是有点冷的,但爬山是个体力活,越爬越热。还好准备了背包,能把衣服塞下,不然一直拿在手上,都能把衣服汗湿了。所以出门爬山,伞,背包,水,吃的,其它钱包手机之类的,我不提醒你也会带着的。
应该来说算半山腰吧,在这里有一平台,还有一大显示屏打打广告,温馨提示什么的,我看到有很多人在这里休息,心想,不会就到了吧,这才多远的路程,心想这还第一,会不会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现在体力还很充足,于是就在周围转悠了一下,在显示屏的后面还有阶梯可以上去,想都没想就爬上去了,我想路程应该还没有结束。绕到后面,发现了另一个上山的阶梯,看着一眼有点望不到头的感觉。
阶梯有点湿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山上雾气缭绕所致,最近天气预报又天天有雨,不过真没看它正儿八经的下过一场大雨。但是看着台阶上的水,感觉有种常年不干的感觉。还好周围有扶手,不然这摔下去,后果很严重,无法想象。你想想滚楼梯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又不是雪球。
阶梯分左右两边,上得一段台阶就会有相通的路口,这也解决了爬山人多拥堵的问题。中间隔着树木,梧桐山的森林覆盖率还是挺高的,一眼望去都是树,我想山上含氧量会不会过高。在深圳这个发达的城市,有一处空气清新,又远离商业化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我不知道是天气原因,还是说山越高,雾气就会越大,越往上走,你都能感受到脚踩雾气,犹如腾云驾雾一样。再看山下,被雾气笼罩,感觉现在置身飘渺之中。
每走一段路程,脚下都会有石刻牌标明现在是爬了多少米了。爬山,虽然走了那么多路,但它是按照高度来计算的,不到最高点,怎能算征服了它。
梧桐山是山连山,爬完这座还要接着走向另一座,起起伏伏,印象里,标志性的点就是好汉坡和天池,不过这次过来天池,无水变天石了。
看到鹏城第一峰五个大字就到了。山上虽然吹着风,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感觉阳光照射下来还有点炙热。
下山的路有几处,我选择了泰山涧那边,如果你还有力气,腿不酸腰不疼,还是挺建议走这条路的,因为这里风景挺好的,还能玩水,看瀑布。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实话,而且下山还是走楼梯和山路的话就更加难。并不是路不好走,就是你走几阶台阶会有惯性,蹭蹭的就走下去了,就怕没刹住会摔倒。加上本身的劳累,会不会骨折。
走一段路缓一下,你会发现小腿会不自觉的颤抖,真不是被吓的,是一种肌肉的正常反应。因为你下台阶太快,肌肉还没反应过来,以为你还在走了,你突然停下,小腿却还在运动。对于这种现象,我都跟自己开玩笑,这样抖得几下,能给我的小腿减减肥吗?
沿着泰山涧一直走,随处可见溪水穿过岩石,落差大一点的就成了瀑布。过小小的铁索桥,还会有晃动的感觉,咯吱咯吱的,桥下面水流穿过,沿着水流一直向下走,会有很多的岩石圈出来的水池,可以泡泡脚,打打水战。会有一些露营的人搭帐篷在这里做饭,虽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被允许,但我也很想在这边搭个帐篷过上一夜再走,山青水秀的,怎么没这种冲动。
我也只能接着下山回去了,爬了一天的山,时间也不早了,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