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麦子落在地上不死,那它还是一粒麦子。如若死去,就变成了千万粒”我不知道陀翁为什么如此钟爱这句话,以至于写上了他的墓志铭!我所理解的是一个人活一世要经历过无数次脱胎换骨和转型,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重生的故事。每次的转型都是一次死亡,都是一次涅槃重生,一次次内心世界的颠覆和对自我的否定再否定!如果没有一次次观念上的更新与时俱进,一次次生命体征上细胞的新陈代谢,那么人一生出来就等于躺在棺材里过的一万天同一天的模样。其实这种选择性死亡在我们的生命处于混沌状态肉体已经开始,为了五个手指能各自分开,有些细胞和组织断然选择死亡以不至于我们的双手象鸭掌,谁也不明白这些细胞为什么甘愿为了一只完美的手的形成受谁的指令去死,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按照一个深不可测却被我们认为理应如此的法则在运行,不知从何年开始也不知道终止于何时?其实细思极恐。我学历史记得有个陈天华为了唤醒民众的觉醒,一步步走向大海深处直到吞噬他年轻的生命!海水多凉呀?生命只有一次呀!还有那些历史上的忠臣良相,他们为了黎民苍生宁愿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上成为众矢之的。陀翁,你说的可是这样的死亡,我理解的对吗?我以我的阅历去解读我的陀神,他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他也许是为了亲人,也许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也许是为了索尼娅说的那个上帝去自首。但他终究不认为自己有罪。到了西伯利亚他大病一场,梦见人类被一种病毒感染,会各执己见,然后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意互相厮杀,血流成河。醒来罗佳突然明白,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各自为战这世界永无宁日。于是他的理论崩溃了,一个人重生的故事开始了。”这是庞老师根据42万字的《罪与罚》根据自己的经历阅历认知重新改变的2万字的读书分享,用深厚的文字功底打捞了书中所有精华部分使之更接地气,更紧凑,更合理。讲读过程不仅萃取了《罪与罚》所有的传世经典部分还加进了被很多历来被忽视而珠玑般的细节。此外还融入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人不能单靠面包活着》等陀翁其他作品的理念。
《 罪与罚》庞老师版独特解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伟大的长篇小说常常包含着数个非常精彩的片段式描写。把这些片段一一抽离出来,本身就是一篇篇极好的短篇小说。比如陀...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巨匠之作《罪与罚》深刻描绘了俄国城市贫民生活的苦难与艰辛,其中,女性人物中命运最为悲惨跌宕而让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