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的时候,我长达16年的学生生涯结束,七月 迎来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八月辞职回家,为期一个月的工厂体验卡到期。
我毕业于双非一本,签的是上市公司的三方,熬过了酷暑军训和洗脑集训,我才知道自己将要和几个难兄难弟一起发配进厂。
那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门口只有寥寥几个小摊,距最小的城区二十多公里,距我家一千多公里,早九晚六变早七晚九,开发人员变螺丝工,目之所及都是叔姨。
这还不是最摧垮人的,双休变单休,无节假日,每天都重复打螺丝是我最难以接受的。
哦对,接下来的六个月里还有三个不一定:不一定能转正,不一定能离开厂子回总部,不一定能干本职工作。
于是我们在打螺丝的间隙思考对策,在私下骂娘之后乖乖打螺丝,只有晚上九点的羽毛球时间才像在生活。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月底,我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裸辞回家考研。
说实话,我也没有把握能在130天里上岸,更不清楚内心的天平到底是因为“去年没考所以遗憾”还是"想离开这个鬼地方"彻底倾斜的。
坐上回家的高铁的时候,都像是在做梦。
其实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说着自己疯狂的人往往没有彻底疯狂。
早在七月初刚入职的一场梦里,梦到决定考研的自己,我就已经知道这是一件疯狂的事了。
但是,说服自己重复着单调的体力劳动而大脑麻木的生活,于我而言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顿悟"进厂二此生无望"的真实感受。
我想,孔已已的长衫终究还是穿在我身上了。
回来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复习,一大堆资料摆在我面前,得益于厂里的打螺丝生活,我意外的戒掉了手机。
就在我以为自己的状态不错的时候,压力接踵而至。
先是我妈的明里支持,暗里劝我别太废脑,找个工作吧;再是家里琐事一堆,既要带娃又要学做饭。
又有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强化到某某章也太慢了吧""八月开始准备26考研还差不多",还在过基础的我,真的很无奈。
我记得开始我的目标是中游21,后来变成末流211,直到现在,暗暗改成了稍强一些的双非。
同时,我还在考虑:如果那一个月工资撑不住我考完怎么办?身边人都在考编,我要不要试试?
可是我没有分身术,没有超能力,甚至我已经为了那一个月工资失去了应届生身份。
我想做很多事,但我连单独做一件事情成功的把握都没有。
可人只能回头看,不能走回头路,一往无前是唯一的选择。
我一边承认自己很焦虑,一边劝还在找工作的妹妹不要太悲观,还得听着上班的朋友吐槽上班想死。
就这样,我坚持学,总觉得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更好,有了很大的收获。
我开始学着做各种好吃的,从啥也不会的小白到现在也会被家人夸赞。
我学得晚,允许自己八点起床,保证大脑不是被强制开机,能高效运转一段时间。
我用自己的工资养自己,除了吃以外没有太大的物欲,不出意外的话,那点工资绰绰有余。
这两天开始散散步,和路上遇到的小煤气罐打个招呼,拍一张晚霞发给朋友,吹一吹夜晚的风醒神。
不可否认,孔已已的长衫的确是穿上了,我也和我的同龄人们格格不入,也会徘徊在别人的眼光里。
但我相信,步履不停,终会抵达远方。
我们要追寻的,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前途未卜的话,可以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但不要总是回头看。
如果在九月没有看到桃花盛开,一定要再等等;
如果明天是雨天的话,带把伞,就不会太湿,再等一等太阳,衣服就会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