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谈汉色变,到武汉解封,再到返校,我等了半年。
没有毕业照,没有学士服,甚至没有散伙饭,我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
坐上归程的火车,想想这匆忙的一路,千里万里,是否值得?看着打包的行李,大学五年留下的物资,除了简单的衣物,就是一大箱子书。
但这一路最为珍贵的,不是行李,而是母校准备的心意,还有返校的这一路收获的温情。
/01/
5月26日上午,乘地铁回到华师,抬头看见大门那一瞬间,泪沾眼眶,真的回来了!
校园里没有人来人往,倒是给了我认真记忆母校的机会。
树木苍翠依旧,半年里不知吸食了多少消毒水?但这百年老树什么风雨没见过,挺过疫情,根深叶茂,消毒水也成了它的枝枝叶叶。道路两边的悬铃木挂着一串串小红旗,有风吹,旗子呼啦呼啦鼓着掌。一对退休的老人带着口罩坐在校园的长椅里,阳光透过树叶,在他们肩头洒下斑驳的影子,那一刻,岁月也温柔了起来。
托着行李箱继续往前,经过图书馆,抬头驻足。
一直喜欢图书馆一楼的休息室,凳子极舒服,一坐下来就可以做个美梦。冬暖夏凉,心生向往,毕竟免费的空调谁不爱呢?
最爱图书馆一楼的博物馆,那里存着华师的历史,桂子山上出土的宋镜,各大校友捐赠的文物,安静地负一楼,每件文物都在沉睡,等着下一次与人会晤。
/02/
再往前,来到学院,这个我待过三年半的地方,也是我大学的转折点,从计算机学院转到外国语学院,人生只是换了一条轨道,我仍然在路上。
大厅里,办理毕业手续的老师们已经准备就绪,测温、登记、领证……没想到还有礼包,一枚书签,一把雨伞,还有一本纪念册。小小的温暖,大大的贴心,点点滴滴暖在心间。
老师们一个个带着口罩,乍一看不知谁是谁,再一看原来都是熟悉人,辅导员、书记、老师……一肚子话堵在嗓子眼,却不知如何开口,最后只能在一张张表上签字,再领走一份份材料,然后笑着和老师们挥手别离。
真到别离时,眼前人都那么可亲可爱。
/03/
办完手续,走回桂花大道,音乐学院附近还在施工,露天电影场空无一人,要是往昔,今天周五,又是看电影的日子。
华师有个露天电影场,每周给学生放电影,也用来举办大型晚会。军训的誓师大会、新生的迎新晚会、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可惜今年的线下毕业典礼早已成为泡影。
也是在这里,度过半年的英语晨读生活,顺利完成转专业考试。那时候,早上六点多带着课本来露天电影场,叽里呱啦开始朗读。
在露天电影场你永远不孤独,也不会感到尴尬,因为这里有一堆人陪着你,朗读、练声、社团活动……这里,是筑梦的基地。
因为场地宽敞,光线充足,树木环绕,周围景致极佳,这里也是毕业生们拍照的必选之地。可惜行程匆忙,无暇拍照,也在心里留下了最美的遗憾。
寒来暑往,露天电影场迎接了多少新生,又送走了多少毕业生,我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04/
回到宿舍,看到阿姨,竟有些激动,嫁出去的女儿还能回娘家,我估计是难回去了。
登记、扫码……进门前阿姨消毒水喷了我一身,别样的净身礼!
提着行李往里走,楼道空无一人,门上贴着封条,这些房间还要等多久,才能等回自己的小主人?
来不及伤感,径直朝着宿舍走去。
室友们早已经收拾行李离开,人去室空,只有我的书桌还满满当当。熟悉的场景,竟有种长假归来的幻觉。
走到阳台,年前绿油油的小植物已经成了枯草,剩下几株多肉,反而顽强的活着。
楼不待归人,从此终是过路人。
/05/
宿舍门前就有物流点,进门时顺手拿了几个打包袋和纸箱子,该收拾铺盖走人!
阿姨看我双手不得空,帮我把袋子夹在纸箱子里,快递小哥见状,还说帮我送上楼,一阵暖意油然升起。无奈疫情期间,外人不能随意进出,只得谢绝快递小哥。
宿舍在七楼,使出女汉子的看家本领,左手提行李箱,右手拿打包箱,背着双肩包,一走一停,终于回了宿舍。
进了宿舍,开始收拾行李。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原本以为行李少,一整理竟然有两箱子杂物,一堆旧书。绝大多数书都是二手淘来的,一部分课本,一部分课外书,有些写满笔记,有些还未拆封,舍不得扔,寄回去做传家宝!
这可辛苦了两位快递小哥,箱子装了书变得忑重,扛下楼后,快递小哥全身冒着豆大的汗,弄得我怪不好意思,好想冲进商店给二位买瓶冰水,但看了看楼外哗啦的雨,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熟悉的环境,陌生的快递小哥,于他们而言,我只是千万顾客中的一人,于我而言,他们是我毕业季里最可爱的人之一。
/06/
寄走铺盖,寄走行李,宿舍一片狼藉,想要收拾已经没有力气。洗漱完毕,赶紧休息。
想着第二天的火车,心中有些不舍,开着灯躺了一夜,被蚊子问候了N次,宿舍里都弥漫着花露水的味道,原来蚊子都不舍得我离开。
第二天一早,把库存的零食送给阿姨,挥手告别,彼此祝福。以前总觉得阿姨有些凶,现在却亲切的不行。
一下坡就遇见了负责接送的小车,以为是打的司机,师傅却说:疫情期间,学校免费送。然后真把我送到了火车站,师傅姓帅,人如其名,帅!
为了顺利做好返校活动,学校在各大站点安排专车接送,保证毕业生顺利回家,安全离校。回校那天早上,怕时间来不及,便自己乘坐地铁回了学校,进校后还接到火车站老师打来的电话,问我是否到站?想想返校期间,几千人返校,其中不乏我这种自己返校的学生,接送的老师们没等到学生,得打多少电话呀?
感谢老师们的付出,没有你们,哪有我们的安全返校?也感谢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后勤人员,因为有你们,疫情期间的桂子山上才有了不一样的风景线!
/后记/
疫情期间,为了毕业生能顺利返校,学校不知做了多少工作,这里记录的也仅是冰山一角,作为其中的受益者,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这一路,有火车上的疲惫,也有各种各样不顺的小插曲,比如临走时忘记带钥匙,最后只能请宿管阿姨帮忙寄钥匙,比如临时做核酸检测需要老师帮忙加名字……
太多细节无法一一列举,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华师加油,武汉加油!
希望走出校门后,也能将这份善举传递下去,做个合格的华师人:忠诚博雅,朴实刚毅!
华师,再见!武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