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3,晴。《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P60
第三章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即被研究者),而且还包括被研究的时间、地点、事件等。所以作者提出建议,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们就应该问自己:“我希望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向什么人收集什么方面的资料?我为什么要选择正规地方、这个时间和这些人?这些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如何回答我的研究问题?”
对象确定之后,我们需要决定抽样的方式。质的研究,因其特性,使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同时,在选择样本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的决定抽样的标准。
3.1如何根据样本的特性进行抽样?
“目的性抽样”有很多种,包括: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同质性抽样、关键个案抽样、理论抽样、证实和证伪抽样、可能性抽样。
1,强度抽样:指的是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目的是了解在这样一个具有秘籍、丰富信息的案例中,所研究的问题会呈现什么状况。
2,最大差异抽样:指的是被抽样的样本所产生的研究结果将最大限度地覆盖研究现象中各种不同的情况。
3,同质性研究:指的是选择一组内部成分比较相似的个案,集中对这一类个案中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4,关键个案抽样:指的是选择那些可以对事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个案进行研究,目的是将从这些个案中获得的结果逻辑地推论至其他个案。
5,理论抽样:目的是寻找可以对一个事先设定的理论进行说明或展示的实例,然后对这一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6,证实和证伪个案抽样:这种抽样的方式通常在研究的后期使用,目的是验证或发展我们的初步结论。
7,可能性抽样,这种抽样方式关注的不是现存的问题,而是将“今后有可能是什么”作为抽样的标准。
3.2“目的性抽样”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也就是如何具体进行抽样。
1,机遇式抽样:指的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抽样。这种抽样通常发生在研究者到达实地以后,特别是当研究者读本地的情况不太了解、而且有较长的时间在实地进行时,这种方法不仅给研究者比较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得到一些事先意向不到的结果。
2,滚雪球抽样:这是一种通过知情人士不断扩大样本量的方式。
3,方便式抽样:由于受到当地实际情况的限制,抽样只能随研究者自己的方便进行。一般不推崇这种方法。
3.3 如何确定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我们还得考虑自己与对方是什么关系,这关系主要包括:1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2,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种族、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个性特点、形象整饰。角色意识。看问题的角度、个人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生活经历等。
1,性别对教育的影响
“性别”不仅仅指人的生理性特征,而且更主要的是指人的社会性别特征。
2,年龄对研究的影响
“年龄”在这里指的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发育程度,而且包括与年龄有关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社会上一般人对年龄的看法以及年龄带给人的象征意义。
3,社会地位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相对社会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对研究的关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个性特点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的好坏取决于调查者的好坏。
3.2 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主要包括局内人与局外人、陌生人与熟人、上下级与平级、性别异同、年龄异同等。
1,局内人与局外人
局内人指的是那些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他们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相互之间有比较类似的生活经历,对事物往往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局外人:指的是那些处于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他们与中国群体没有从属关系,与“局内人”通常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只能通过外部观察和倾听来了解“局内人”的行为和想法。
2,熟人与陌生人的研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