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种子用户的产生。产品开发的初期是最需要用户反馈的时候,在这个时期任何真实用户的反馈都将被着重尊重和考虑,而在一个用户质量高且用户数不低的平台扩散出去至关重要——可以直接为你带来批量的高质量种子用户。简而言之,在各种专业性或与产品目标人群匹配的平台、社区建立自己的扩散矩阵并留下相关的用户讨论组。至于具体的扩散平台,可以选择像producthunt这样高质量的产品发布平台,国内的NEXT不错,主要是轻——不会花费过多的精力维护,目的及结果明确,种子转换率高,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产品足够优秀的基础上,原则可以遵循多po多得的基础心态,平台或社区的选择可以多样性(此类方法尤其推荐给那些初创没有多余的市场推广费用的,当然如果有了天使也可以考虑,毕竟种子用户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产品日后的调性走向);
② 种子用户的培养。在通过各种渠道手段获取到种子用户后接下来就要挖掘他们对产品的价值。前期建议用q,主要是门槛低,用户数及普及率远大于其余IM,没有地域歧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的使用率远大于微信等,当然一切取决于产品的目标人群),私密性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高;在进入中期前建议利用线下活动的形式筛选初期种子用户(如果有条件的话,找出所在城市的种子用户并约定时间聚拢),线下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最简单的座谈会闲聊,包括改进产品建议及任何吐槽,喜爱产品的分享。建议不要强加任何目的性过于明显的论题,让与会人员在一个非常惬意自然的环境下完成讨论,不过组织者的核心目的不要忘了(现阶段产品反馈,未来的走势等)。如果是纯线上筛选的话可以进一步将q群较大的用户量过度到私密性更强,用户生活使用率更高的IM应用,让产品融入用户的生活话题并利用群内的ugc为产品做进一步改进。推荐微信(实际看来效果不错)。顺便说一句,不怕群内讨论别的就怕没话说,如果群内的活跃用户说上一百句话只要一句提到你的产品你就是成功,当然了,氛围也是需要组织者去用心培养的。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用户的培养并不只是运营部门的事,产品经理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跑不掉,另外从设计到程序、前端每一个环节的团队人员都应该挑起这个梁,关心用户从每个点提出的问题。
③种子用户的使用。经过第二阶段的培养,也可以说是不断提炼取精的过程。就好像从粗粮到精米,不断与经过加工的用户建立信任,并维护其对产品的忠诚度,当然做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让用户对产品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贡献高质量ugc,频繁使用产品并将其分享,能够做到口头传播就更好了,当然这也得靠产品本身的优秀程度及运营状况了。对于这类高质量用户也不能采取压榨式输出,物极必反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根据我以往对产品运营的认识,可以将其作为传播活动的初始地,这样可以有效保证传播的初始量,产生一定的理由去吸引新用户参与。在实际传播中大家应该都能感觉到,根据六度分割理论使得一个信息源由发出者到一度人脉进而扩展到二度人脉,传播的路径与范围确实能够匹配我们的心理预期,但实际的传播效果会有落差,原因可以归结为作为发布源的用户没有产生足够影响他人脉的行为去驱使后续受众产生进一步行为,循环往复落差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有效“使用”用户,至于“使用”方法,经过第二阶段的引导和洗礼后,只要用户添上自己的想法,态度诚恳,大部分情况下都能足够影响了。
种子用户对于初创企业的意义,作为创业者本身或是运营团队应该早已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相信在一个产品初期有了这样一群人在,无论是产品的发展或是团队的激情都会格外不一样。以上是我见证一个在2014年成立并发展还算不错的新产品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