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杨和平 / 文:大地倚在河畔
■ 广州气候高温多雨,连续的骑楼廊道是最好的庇护——那是一个好去处。
上下九路的最大特色是其悠长的骑楼廊道。在广州,许多街道都有骑楼建筑,但没有哪条街道能够像上下九路那样形成并至今保存那样悠长完整及那样值得观赏的骑楼廊道。上下九路是上九路和下九路的合称。虽然人民南路的骑楼建筑更高大更挺拔,空间较大,被认为是广州最好的骑楼,但它不如上下九路那样连接为绵延不断的廊道,成为街道的基本形式。解放路南段曾经也有连贯的骑楼街,但不比上下九路的廊道长,且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扩路拆迁中消失许多。感受源自地中海沿岸又适应广州亚热带气候,在长期演变中最终地域化的骑楼建筑,领略当中弥漫的南方风情,上下九路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紧接上下九路西端的是第十甫路,事实上它们彼此是自然连贯的,包括街道两边的骑楼廊道也是延展不断的。观感上也风格一致,一气呵成,浑然而为一体。 1985 年,这段东起上九路、西至十甫西 全长 1200 多米的街道被辟为步行街。就街道形式而言,显然是那些连续的骑楼廊道使其有机联结了起来。
-1- 骑楼廊道 · 强烈的围合感
骑楼是一种底层有公共廊道的沿街建筑,其廊道就是街道的人行道,廊道外侧是支撑上层建筑的不同风格的列柱,内侧是建筑底层的店屋。有研究指骑楼作为广东民居地域建筑的代表,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地域化”结果,它是依靠广州的核心作用而发展传播的。①
广州的骑楼建筑最早出现在清末一德路石室圣心大教堂一带。之后广泛兴建,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和长堤西濠口一带最为集中或气魄最大。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最完整的骑楼街大体上只有在上下九路才可以领略到,骑楼廊道内人行道宽约3到5米,高度约 4到6米,行车道的宽度也不过 10 来米左右。这种街道尺度最为宜人。广州气候高温多雨,连续的骑楼廊道是最好的庇护。当然这种街道形式在通风透气方面未必很理想,但当它为你遮挡了夏天的烈日或冬季的寒风时,你会觉得骑楼廊道的存在是令人舒适的。
上下九路是一条围合感十分强烈的街道,这种感觉直至第十甫路都是一样的。在骑楼廊道即人行道内,你会感到它向前后延展的方向感很明显,而左、右及顶部都处于所在建筑的围蔽中。当然两侧是相对通透,就如同置身于长长的城际轻铁车厢内,廊道一侧柱子外的中央步行道和另一侧的商铺,就是车窗外的风景。即使站立在中央步行道上,街道的观感也是半封闭,建筑物高度往往大于街道宽度,高宽比通常介于 1:0.5 到 1:1之间,空间限定非常明确以至强烈。上下九及第十甫路空间边界之清晰,在广州街道中是十分突出的,它的比例尺度属于人们所说那种 “人类的亲密尺度”。
这种比例还使街道在水平方向延展的同时,视觉上也有生动的垂直感。绵延不断的骑楼带来审美的愉悦,它们保存着清末民初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既有东方特色的满洲窗、女儿墙、栅花、拦河,又有西式的各种柱式、阳台及其它装饰。位于第十甫路的平安大戏院、陶陶居酒家和莲香楼酒家等老建筑都是这里的视觉焦点。
其中西方古典风格的平安大戏院厚重而坚实,由仿多立克柱、阳台和拱形窗等丰富元素组成的外立面繁复而又精致;陶陶居则是一座富于广州传统风格的建筑,楼前有出自康有为手笔的墨漆金字招牌,楼顶上有一个作为标识的六角亭;莲香楼则混合了东西方建筑的风格,既有精致的爱奥尼柱,也有镶嵌着彩色玻璃的满洲窗和高悬的金漆牌匾。这几座有着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都是典型的骑楼建筑,它们共同参与构成这条悠长的骑楼廊道。
正是沿街建筑丰富精致的外立面,使这条边界清晰、空间明确的街道更具魅力。
-2- 地中海气息?西关风情?
漫行在上下九及第十甫路,不期而然会想起那些城市街道著述者有关街道柱廊的叙述。对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的骑楼廊道越是关注,就越会发现这条街道与欧洲地中海沿岸许多城市的街道有多么相似。位于亚平宁山麓的意大利中北部城市博洛尼亚的圣斯特凡诺大街、圣维塔勒大街、玛吉奥尔大街、卡斯蒂廖大街,以及赞波尼大街等许多街道,正是因为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柱廊而名声卓著。
这些街道的柱廊并不是简单地从沿街两侧的建筑中延伸出来而成为人行道的上盖,而是整个建筑本身与不同宽度的人行道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人行道是建筑物底层的组成部分,靠近中央车行道的一侧是各种风格与高度的列柱,内侧是底层建筑的室内部分。
城市理论家阿兰·B·雅各布斯在《伟大的街道》一书中生动描述了这些街道的状况:“沿着一条博洛尼亚的街道步行,感觉上就好像是置身于一个封闭的,甚至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空间中一样,但同时却颇为开敞。人行道留有足够的余裕……穿过街道,在路的对面还有另一排柱子与另一条有顶的人行道。所有这些累加起来,距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长,通常从行人的立足点到街道上最远的墙面距离都不会超过30英尺,因此可以看到路过的行人,连面孔都依稀可辨,甚至还可以看到商店里的陈设。不过,行人的主要视觉焦点还是在街道沿线的风景;线形是人行道的主要特征。拱顶与柱廊在透视方向上不断后退。无论人行道自身的比例如何,街道两侧的柱廊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垂直上升的感觉。在大多数的地方,人们的视线都会随着柱廊的引导而笔直向前,这种向前的感觉要比没有柱廊的街道强烈得多。”②
若将这种描述移用来描述广州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也相当贴切,就像在述说同一条街道。尤其当谈到街道光线时 , 他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行道都处于阴影之中,甚至有时会是一种准黑暗的状态。而光线,当照进人行道的时候,高度角或许已经很小了,那幅图景是非常生动的;明亮的光线会将柱廊与拱顶的形状投射在人行道上,形成了边缘清晰、对比强烈的阴影。这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③ 这些细致的观察,与我们对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的观察那样一致,这让我一再感受到世界城市街道建筑以及人类审美情趣的某种共性。
当然,上下九及第十甫路始终保有自己的特色。早在明清时期,街道所属的广州西关一带已经形成著名的商业街,是城市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汇聚区域。上个世纪中期,西关商业逐渐向现在的街道转移,上九路多是金铺、棉布庄,下九路多是鞋店、绸缎店和摄影店,第十南路则以食肆居多,其中包括了前面述及的莲香楼、陶陶居等老店。之后街道进一步在当代生活中演变整合,伴随着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城市复兴,街道变得流光溢彩、丰富多样,以传统的西关风情和浓厚的时尚气息而名扬海外。
-3- 上下广九场,深秋微凉时节的傍晚
在上九路与下九路交汇处,是2000年修建的宽阔的上下九广场。这个壮观的方形广场是上下九路变得更优秀因而更有魅力的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无论是沿着向东或向西的方向,在舒适的骑楼廊道上行走到这里,都会眼前豁然一亮,骑楼建筑暂时地让位于开放的空间,街道的闭合感顿然消失了。这是一个视野开阔、联结着多个通道的广场。对于一条长距离的街道来说,具有类似这样的节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让人们在这里有某种获得愉悦所需的停歇与转换,上下九广场就在恰当的地点出现,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上下九广场最美妙的时光是深秋微凉时节的傍晚。当城西夕阳透过街道远处的城区天际线投射到广场上时,这里的人流达到了全天的最大密度。落日的金色霞光洒在荔湾广场连片耸立的楼宇上和南边东急大楼色彩缤纷的立面上,建筑物被抹上一道似虚如真的幻彩;西边逆光中的名汇商业大厦直指天际的雄姿显得更加挺拔,它向街中突出的圆弧形裙楼和对面赛博大楼直线轮廓的对比也显得更加清晰。
人们从城市四面八方涌来,购物的、游览的、过路的、居住于此和工作于此的。他们或者自东面人民路一带进入,或者从西面恩宁路经第十甫路而来,又或者从北边康王路和南面杨巷路鱼贯而至,也有的是从附近的麻石小巷中啲啲跶跶地钻出来。有人心无旁骛匆匆而过,有人轻松休闲四处观赏;小店铺前许多人埋头购物比较着议论着,零食店前许多人为解嘴馋而挑拣着品尝着。当然也有很多人安坐在广场边的凳椅上,悠然自得地观赏这南方风格色彩缤纷的广场和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过客。
在这一刻可以明显感受到城市生活一种充满动感的过渡。白天的方式即将结束而仍未结束,夜晚的生活即将到来而仍未到来,霎那间,循着某种惯性流动的秩序,一切都在调整着和变化着,酝酿着和准备着,相约着和等待着……
上下九广场是一个既旧且新的场所。公元 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从南天竺航海到达广州,就在紧邻今上下九广场西北一侧的地点登岸。他在登岸之处搭建草庵居住,之后北上始创中国佛教禅宗。他留下的草庵后来被不断扩建,至清代改建成为华林寺,登岸之处就被称为“西来初地”。隋朝时,今上下九广场以南的杨巷一带已是宅第成坊,由此可见此地至少已有 1300—1400 多年历史了。唐代,今上下九广场所在的西门外一带,更发展成为城市西郊新兴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而原称上九甫和下九甫的今上下九路,作为城市的东西向街道,至少在明代时期已经出现。④
这实在是一个古老的街区。然而它演变成为今天的城市广场却只是近10年的事情。广州市开辟南北走向的康王路时,为有利于组织交通同时不破坏步行街的连续性,采用了修建隧道下穿上下九路的设计,从而在隧道上部形成了这个城区新空间。又在广场北边修建了高大的牌坊作为场所标志。这是广州市在“三年一中变”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过程中建成的一个新型场所。
显然这是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场所。除了前面提及的建筑的因素之外,广场树立的反映旧时西关生活题材的多座铜制雕像,也时刻提醒人们这里传统的悠久。附近的“西来初地”、明“怀远驿”和清“十三行”故地,以及莲香楼、陶陶居等老字号茶楼,也烘托了这种传统氛围。而在这传统氛围中则同时存在一种现代感。新建筑不断涌现,除了环绕着上下九广场的名汇商业大厦、荔湾广场大型楼宇、东急大楼和赛博大楼之外,附近还有第十甫假日酒店、西关大厦等新型建筑。各类购物商场、连锁及专卖店铺、品牌时装、珠宝商行、快餐店、咖啡店、西餐厅、茶餐厅等充斥其间。最重要的是流动在这些建筑之间的空气,风中坊市,楼外霓虹,广场上每时每刻都迴荡着今日城市的最新气息,标示着这座南方都市时尚生活的潮流风向。
不仅如此,在这最具西关风格的场所中,还可以感受到种种既现实又浪漫,既庸俗又优雅,既杂乱又有序,既躁动又平和、既孤独又喧闹、既简单又复杂、既粗朴又精致、既真切又虚幻的在矛盾冲突中达致和谐的独特场所的丰富性。
-5- 期待更优秀的街道
然而在我看来,整条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依然需要作出一些改进。这段骑楼廊道尽管很有特色也很有魅力,但它毕竟太长了,以至造成一种不断重复的感觉让人逐渐觉得有点单调乏味。过长的街道多少冲淡了自身的魅力。就1.2公里的步行街来说,这种绝对距离的过长之感,也来源于沿线欠缺更多作为顿歇的节点空间。步行街沿线有康王路、宝华路、文昌路三个交汇处,平均约300米有一处街道出入口,本来这样的长度是仍可接受的,但缺少变化让人感觉单调。
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充分论述小街段的必要,认为对于混合首要用途的街道来说,让街道出现得频繁和街段的短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各个街区之间形成交叉使用、相互支持的资源,从而进一步生发街区的多样性,使街道更有趣更有魅力。长街段难以形成这种使用资源,令距离很近的邻近街区也因“天各一方”而互不关联。⑤
这种分析也适用于此,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除了原本可以在视觉上更生动之外,它本来还可以带动邻近多个街区,使其更活跃。由缺少变化带来的单调感阻碍了这些潜在能量的发挥。改变的做法,可以是在感觉过长的街段设法形成一些新的节点,或另外增加新的街道。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形成新的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一个小广场、小公园,又可以是街道一个局部膨大的开放空间。雅各布斯在书中也提及国外某些城市对长街段做出改进的例子,这种改变是切实有益的。
沿街建筑有相当部分欠缺真实感,是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或需改进的另一个不足。在类似欧美城市也曾有过的城市美化运动中,广州街道进行了大规模整饰,被市民形象地喻为“穿衣戴帽”,上下九路及第十甫路也不例外。街区整饰固然使街区增加了美感,然而像上下九路这样的旧街道,整饰后的新貌应忠实于它原有的建筑特质,首先要真实。而真实也包括街道的历史气质。漫步于上下九路某些路段,人们有时感觉像是进入一个模拟时髦的摄影棚。若建筑从外形到气质都欠缺真实,生活的真实也就不存在了。
最后,应该依据这一带区域的整体规划,在沿街向西视线正前方的街道西端某处,修建具有恰当高度的地标建筑,作为街道西端的终点景观,用以主导步行街西段的街道景观。如果保留了原有小尺度和历史风貌的步行街,有远处的新建筑作为寓意变化发展的背景,城区天际线将会变得更丰富,那是一种多么好的景观效果!
(写于流花湖畔)
■ 注释
①见林琳著《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科学出版社 2005年6 月第1版 P.134—P137
② 见 [美] 阿兰·B·雅各布斯 著 王又佳 金秋野 译《伟大的街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P.121
③ 见(同上)
④ 参见徐俊鸣 《广州历史地理论集》P.18—P.23;[清]黄佛颐编纂 仇江 郑力民 遲以武 点注《广州城坊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P528—649
⑤ 参见 [加] 简 · 雅各布斯 著 金衡山 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第 2 版P.161—P.169
~~~~~~~~~~
■ 本文引自作者所著、杨和平摄影的《广州期待伟大的街道》。在此重发时略作了修改并增加了小标题。
■ 摄影师杨和平,喜欢“街头摄影”,喜欢拍摄小地方和小人物 , 喜欢用影像来陈述故事。曾经用上述手法陈述过《伦敦:视而不见》、《San Remo: 逝去的优雅》以及《维也纳: 有一种咖啡叫忧郁》这样的平凡故事。
【下期预告】 《广州街道 (7) ‖ 弥漫着都市气息的天河路》,敬请留意。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