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思考,快与慢》

书名:《思考,快与慢》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心理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一、我们大脑的思考机制

• 系统1与系统2:

• 系统1:自动驾驶模式,不经过深思熟虑,直接反应。

• 系统2:与专注和主观行为相关,当系统1无法解决问题时,会向系统2求助。

• 克服思维惰性: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和调动能量,否则只能在原有思维模式中徘徊。

二、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

• 认知放松:押韵和熟悉感(曝光习惯)可以导致认知放松,这可以应用于人际交往中,使对方放松警惕。

• 常犯的错误:用一个简单问题替代复杂问题,或用启发性问题得出结论,这会导致错误判断。不应过分依赖直觉,避免将随机事件误认为有规律。

• 锚定效应:了解并有意识对抗锚定效应,尤其在营销环境中,消费者常受其影响。

三、学习应对直觉缺陷的方法

• 回归均值:认识到人类行为中的“回归均值”,避免对行为结果的误判,区分个人影响力与自然波动。

• 事前验尸:在决策中运用“事前验尸”方法,避免过度乐观。例如,马云通过设想公司破产的情景来避免盲目乐观。

• 心理账户:理解“心理账户”的特点,人们对“得到”和“失去”的感受不同。在得到时,人们容易看到利益;在失去时,人们更愿意冒险。

人类大脑的思考机制有其带来的直觉缺陷,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缺陷并对抗这些缺陷,才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提高个人和职业生活中的决策质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