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言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够成熟,不够圆滑,不够老练。”
他被误解时从不争辩,吃了亏后从不计较,认准一件事便下足苦功。
而像他这样又稳又笨的人,其实恰恰是最聪明的人。
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在这个人人自诩聪明的时代,“笨”是一种天赋。
走得慢一些,做事拙一些,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人,往往走得比别人远。
2.作家麦家说:
世界上最不缺的是聪明人,最缺的是与自己死磕的笨人。
那些能赢到最后的人,未必有多聪明,但一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硬板凳。
站在聚光灯下,莫言说: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生活这个试炼场中,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找到舞台之前,每个人只能像他一样,于凄清岁月中慢慢地磨,笨笨地熬。
磨炼出坚韧的心性与毅力,才能熬得过所有的冷清与艰难。
好的人生,都是苦苦熬出来的。
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先把根深埋地下;抵达灿烂黎明之前,只能先穿越漫漫长夜。
熬过无人问津的寂寥,才能收获人生的丰饶与繁华。
3.有人调侃,每个了不起的作家,几乎都是踩着退稿信登上巅峰的。
记得毛姆说过这么一句话: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每个能成事的人,往往都有经得起失败的韧性,不在乎脸面的“傻气”。
世间起伏无常,再优秀的人,也难免会受几次打击,吃几回闭门羹。
敏感自尊,放不下面子,只会被命运无情地碾入谷底。
人这一辈子,虚无缥缈的颜面,远没有扎扎实实的成长重要。
心钝一点,心大一点,不放过任何机会,才有可能乘风而上。
4.莫言曾在《生死疲劳》里写道:
“对付嘲弄和讽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装傻,让他的机智变成对牛弹琴、对猪唱歌。”
的确,外界的风言风语,旁人的中伤诋毁,不必太挂在心上。
不动声色,笑着放过,才是大智慧。
莎士比亚曾说:
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
遇到不讲理的人,你若偏要计较,不让分毫,只会反受其累。
真正的大智慧,是忍辱不辩,寡言不争。
该装傻时就装傻,该糊涂时就糊涂。
远离了世事纷扰,解脱了自己的心,方能走得从容,活得潇洒。
5.成功无难事,只怕心不专。
所谓的高手,其实就是用心将简单的事情做了千千万万遍。
有句话说: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世上有太多聪明人,自以为是,急功近利,遇事总喜欢寻找捷径。
但最好走的捷径,不过是看似“笨拙”地去做重复的事。
你不必天赋异禀,完美无瑕,只需不厌其烦地做好眼前的一件事。
不知不觉间,你就能练出一身真本事,迎来掌声与喝彩。
6.国学大师南怀瑾说:
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
人若有大拙,必得之大巧。
最顶级的智慧,是做一个稳扎稳打的笨人。
耐得住寂寞,舍得下脸面,装得了糊涂,经得起磨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命运绝不会亏待你。
阅读后,请点个小赞,持笨心态,下笨功夫,你终会挖掘到人生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