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指的是心理应激,是无形的,因为它完全是本人内心状态的产物。
但压力引起的一些症状或情绪你一定不陌生,焦虑,紧张,担心,失眠,食欲改变,免疫力下降,这些都是压力带来的情绪和身体层面的改变。
压力导致疾病的病例和报道一点都不新鲜了,它可以导致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高血压,偏头痛,神经性咳嗽,胃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皮炎,肌肉疼痛,以及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急相关障碍等等。
现在有的医院已经设立了心身疾病科,专门治疗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身体疾病。
身心本来是一体,心理因素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反过来,身体因素也可以影响心理。
心理压力,它本来是个好事情。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是猿人时,他们生活当中最大的危机是如何生存下去,特别是在晚上,猛兽很多,狮子啊豹子啊之类的。
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智慧的祖先们到了晚上便会派出一个人来值守,值守的这个人责任就大了,然后压力自然也很大,他必须打起12万分的小心,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以保护整个族群的安全,这样他和他的的后代才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这个压力大不大呢?大。这个压力好不好呢,好。因为没有这个压力的话,他和他的的后代就存活不下去。晚上睡觉打个盹儿,守候多时的老虎一下子就扑过来了。
能够活到现在的人类,他们的祖先都是警惕性非常高的。警惕性比较低的那些猿人,已经在进化当中被大自然干掉了。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
远古时期的人类,他们所面临的危机,比较直接,种类也比较少。生存,狩猎,食物。多以急性压力为主,就是类似于“战斗或逃跑”这种,分秒间,做出决定,战斗还是逃跑?
现代社会的人类,由于人类族群的繁盛壮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迫使人们不断的去接受新的教育,学习新的东西,面临的压力更多更复杂。
生存,就业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夫妻离异的压力,升学、教育的压力,疾病,天灾人祸等等。急性应激相对较少,而慢性应激相对更多,但慢性应激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压力的产生机制有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警觉阶段,心理上警觉提高,做资源动员,紧张情绪出现。身体机能肾上腺活动增强,心率变快,呼吸加快,血压增高,手心出汗等。
第2个阶段是抵抗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试图找到应对方法,增强处理能力,尽量恢复稳态。调动所有资源,对压力的抵抗水平达到最高甚至是超水平。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集体调动全部资源,生物适应性处于最高水平。这种东西类似于人体内的能量助燃剂,一点就着,燃烧极快,用于逃跑或打架,在短时间内大量供能使用。总之一切能量拿来应激,用不着的系统就先关掉。
第3个阶段,耗竭阶段。面对连续极度的压力时,心理防御机制夸大且不恰当,会出现心理失代偿表现。机体的淋巴组织,肌肉和其他器官也会发生变化,机体因应激损伤而患病。
对于急性应激而言,机体调动了全身的资源之后,面对应激源,要么就是战斗,要么就是逃跑,结果要么是跑了,要么是挂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机体产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都被消耗掉了。对机体也就不存在一个慢性的损耗。
而对于慢性应激,应激源持续存在,机体就会持续调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等激素来对抗,同时会将免疫系统,消化系统,身体机能修复系统调到最低,以分配更多的资源给大脑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压力得不到调整和释放,免疫功能也会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时持续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等,皮质醇也叫压力激素,会损伤我们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这样身体疾病就来了。
调整压力的重点在于释放压力,把机体内多余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多余的皮质醇消耗掉,怎么消耗掉,做运动。这是最重要和最简单的方法。
把多余的激素,能量,通过运动去把它消耗掉。它就不能对身体产生损伤了。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好似是一个拉满的弓,时刻处在绷紧的状态,时间长了,弓的弦就不好用了,箭也射不远了,这跟人的身体机能是一样的。
从生理的角度讲,运动可以舒压,调解压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把“鸭梨”放进冰箱,化成“冻梨”。能力不足,就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自信不足,通过催眠,冥想,NLP技术提高自信。
还可以改变对应激源的认知,因为压力是内心状态的产物,应激源在这里,大脑经过识别,判断,分析以后,发出应对的指令。通过改变认知思维模式,从而就可以改变应对模式。
压力过高不好,过低也不好,最重要的是适度的压力,适度的紧张。
有一条著名的压力效率曲线,是倒U形的,从曲线的起点到u型的最高点,效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过了最高点之后,效率就随着压力的继续增大而减小。
压力可以击垮一个人,适度的压力也可以成就一个人。所以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压力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