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本来不是什么辛苦的事情。
热爱学习,实则是人类的天性。
不然,什么都不懂的婴孩,到底是如何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
又有谁知道,婴孩出生时,眼中的那片混沌,比最高深的科学知识还难懂?
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成长过来了。
……
真正消耗心神的,是孩子们在学习这件事“失败”--比如开小差,比如成绩不理想,比如……--时受到责罚的焦虑。
负面的情绪一旦堆积,就会迁怒到学习本身。
反过来,那些精力就会转去那些自己会被夸赞、被认同的事情上。
……
说白了,在学习这件事上,尤其是它被加上了“竞争”这个词时,往往没人能给孩子理解和支持。
毕竟,连家长都认为,学习本身是负担,是“卷”,那么,孩子怎么可能压力不大?
……
如何,以及如何让孩子一起回归对学习的初心,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
学习本不苦。
可当眼睛还读不懂书本时,孩子的耳朵却早被焦虑填满。
稍一分神就被警告,坐不住就受责备,在尚未理解知识为何物的年纪,却先记住了学习的沉重。
无奈的是,曾经我们拥有最多的时光,却难以理解知识的意义;等到时间散落一地拼凑不起,才追悔莫及。
也许是为孩子好,也许是一点点私心,但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再努力一点,再多学一点。
而师长们又何尝不是捧着热忱而来?
只是当精心准备的知识迎上飘忽的眼神,失落和无奈,难免在心底堆积。
都是人之常情,孩子还小,理解不了我们,我们作为过来人,能不能尝试理解孩子?